1.3 村庄基本情况

1.3 村庄基本情况
img

村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1)村庄面积

村域总面积1735.58公顷(26033.75亩),建设用地1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5%。

(2)地形地貌

银河村地处银川平原北部,属于冲积平原区。村址海拔在1094~1096米,整体地势平缓,坡度坡向条件适宜建设。

(3)气候气象

银河村地处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大陆性特征明显,年平均降水量173.2毫米,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日照充足,温差大,适宜于果蔬种植,依靠机井灌溉,适宜于旱作谷物种植。

(4)水文条件

地表水资源主要为滨河大道东侧水系,水的来源为沿途接纳的上游数十万亩农田退排水,在银河湾湿地公园南端入境。

(5)自然资源

银河村自然禀赋优势明显,东靠黄河,有大面积的滩涂湿地,有芦苇荡、红柳滩、沙枣林等富有地方风貌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中湿地草原内陆滩涂有7208.48亩,天然红柳林、沙枣林775.43亩,鱼塘1092.96亩等。银河湾湿地是由黄河洪泛冲击形成的滩涂湿地,湿地面积大,水草丰茂,物种丰富,这里一直是黄河滩地候鸟重要的停歇地和繁育场所。每年春季,前来银河湾湿地栖息繁殖的鸟类有数十种,数千只候鸟同时停栖于芦苇丛中,甚为壮观,是黄河宁夏段难得的一处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湿地自然景观。

img

鸟类资源

通过查阅文献、湿地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整理,银河村湿地区域内有鸟类76种,列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名录的有8种。

(6)文化资源

银河村所在的惠农区礼和乡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流传保存下来的有“礼和八艺”,即剪纸、刺绣、泥塑、根雕、草编、面点、手工艺、木球,是宝贵的乡土手工技艺特色文化。

目前组建了一支民俗表演秧歌队、一支30人的社火队,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表演,演绎传统的民俗文化。

(7)社会经济

银河村是以农林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村落,拥有耕地(水浇地)611.04公顷(9165.66亩)。其中玉米、小麦、苜蓿种植以及牛羊养殖是村庄的传统特色。传统的种养业仍占很大比重,村内无第二产业,亦无成体系的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拉动力不足。现第三产业构成以农民进入附近城镇务工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养业和劳务收入。农户家庭年收入约23847元(除二、七队外)。

img

无花果大棚

img

番茄和秋葵露地栽培

img

产业现状图

村庄现无加工业,综合考虑村庄二产匮乏,结合村庄一产发展规模及趋势,未来可适度发展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的二产,用于保障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及保质期限。

村内现无成体系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以外出务工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村庄现有于2018年注册成立的石嘴山惠农区银河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企业),重点打造银河湾休闲旅游度假村。礼和乡银河湾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规划建设时间2018—2025年,规划面积11204877平方米,建筑面积34980平方米,预计投资11994.15万元。

(8)人口概况

截至2019年,银河村户籍人口1520人,总户数468户,常住人口(实际居住人口)652人,常住户数332户,常住户数所占比例71%。常住人数所占比例43%。

(9)村落与住宅

规划区范围内,村落零散分布,各队之间相互独立。

房屋主要建设于1997、1998两年间,以简易砖混结构为主,无圈梁构造柱,外墙多以黏土砖为主,房屋砖墙为三七墙,所有农宅建筑均无保温层,外抹水泥砂浆,贴瓷砖或为清水砖墙勾缝;外窗以单层木窗为主,条件较好村民采用铝合金、塑钢材料;屋顶以平顶为主。

银河村宅基地确权率达到100%,现状有的院落面积达到2亩,超过1000平方米,宅地基的面积过大,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村内有许多空置房屋。

img

村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