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析评价

2.3 分析评价

(1)发展优势

海子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高,养殖业产业链初具规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以及生态红线保护工作压力较小。为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整治工作,部分区域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主要以废旧工矿生态恢复为主。

(2)发展劣势

上位规划对于海子村的定位与现状实际情况差异过大,整体提升难度较大;海子村存量建设空间无法满足村民对于公共空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且受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影响,建设用地发掘潜力不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人畜分离工程难度较大[61%居民存在零散养殖现象(以户为单位)]。

(3)问题总结

布局散乱,形式单一:现状农房建筑均为村民自发建设,随意性较大,布局散乱,零散农户较多;院落布局不合理,形式单一、无序,厨、卫、水、杂物及农具堆放等设施条件较差。

户均宅基地面积过大,造成土地浪费:规划户均宅基地规模控制在270平方米以内,而现状户均337.22平方米,不符合相应的控制要求,造成了村庄建设用地的浪费。

质量不高,风貌较差:村民维修和新建住宅缺乏建设指引,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抗震设防的要求,整体建筑质量不高,通风条件较差,整体建筑风貌参差不齐,色彩相差较大,特色不鲜明;村道景观、庭院环境、入户环境亟须改善。

实施资金缺乏保障:目前我国村镇各级政府在村庄建设上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实施建设费用更难保障。虽然一直在探索通过土地置换、危房补助、政府扶持等办法推进村庄建设,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村庄产业基础薄弱:一是由于村庄自然经济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发展仅停留在个人自然经济中,缺乏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和有力措施;二是产业大同小异,未形成差异化发展,产业特色不够明显;三是政府招商引资较为困难,很难有好的企业落地实施。

公众参与度不高: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的参与度不高。由于思想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村民不能深刻认识到规划编制的优势,甚至还有极少数村民因个别原因抱有抵触心理,这样就间接地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展,加大了政府和从业人员开展工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