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

操作内容:现场面试问答

1.操作标准

将学生按每组4~6人分组。每组设计面试场景,现场演示。在面试问答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面试的语言礼仪,注意语言机智得体,切合面试岗位需要,在面试中要伴随恰当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记录学生的面试过程并回放,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教师最后总结点评操作中的共性、个性问题。

2.操作示范

如今的面试问题已不再局限于工作内容的阐述和专业性问答,更多的是考核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谈话是否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前后一致,是否有说服力。

(2)思考判断能力。能否准确理解对方意图,迅速应变找到答案,回答和提问是否紧紧相扣。

(3)交际沟通能力。能否听取并尊重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时能否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

(4)合作相处精神。与他人能否和谐相处,能否团结协作,是否具有健康的竞争精神。

(5)诚信精神和责任感。与人交往时是否讲究诚信、奉献、谦虚、勇于承担责任。

(6)职业形象和素质。仪容仪表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文明大方,回答问题是否诚实、认真等。

所以,主考官无论是提问还是观察,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进行的。应聘者在回答问题时要言简意赅,抓住主考官感兴趣的内容——就是你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无论回答对方什么问题,都要将自己的特长与对方的需要相结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经历,都要导出积极向上的一面。

下面是一些就应聘者的学历、个性、能力、价值观和过去的成绩等一些常规问题,这里给出了相应的回答思路。学习者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答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目的:

这是招聘单位常问题目。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在简历上都有。其实,招聘单位最希望知道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招聘单位才会相信。

思路:

(1)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2)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3)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4)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6)回答完后说一句“谢谢”。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目的:

家庭情况对于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是否有塑造和影响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传递给主考官的一定要是积极的一面。

思路:

(1)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2)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3)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4)宜强调家庭成员良好品质对自己的积极影响;(5)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6)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目的:

有的应聘者误认为,这是主考官想招聘有多项专长的人才。其实,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主考官的目的正是想借此判断你的性格、涵养、为人及品德。

思路:

(1)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2)不要说自己有哪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3)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4)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

目的:

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主考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思路:

(1)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2)不宜说崇拜自己;(3)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4)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5)所崇拜的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6)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鼓舞着自己。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目的:

主考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想通过座右铭来考察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价值取向等。

思路:

(1)不宜说那些易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2)不宜说太抽象的座右铭;(3)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4)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5)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六:谈谈你的优缺点。

目的:

有许多面试官都喜欢问这个问题,目的是在于检视人才是否适用、求职者的诚恳度等。在这之前应该好好分析自己,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列张单子。在回答问题时用人单位欣赏聪明的求职者,喜欢求职者从自己的优点说起,中间加一些小缺点,最后再把问题转回到优点上,突出优点的部分。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2)以优点作为主要诉求,强调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优点,而缺点部分则建议选择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3)不宜说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5)可以说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七:谈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目的:

主考官是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应聘者可能表现在工作中的主要缺点以及对工作压力、挫折的承受、应对能力。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3)不宜说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4)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尽心尽力;(5)所谈经历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有承受失败的正确态度;(6)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7)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八:你认为你在学校属于好学生吗?

目的:

招聘者很精明,问这个问题可以试探出很多问题,招聘单位喜欢诚实的求职者。

思路:

(1)如果求职者学习成绩好,会说:“是的,我的成绩很好,所有的成绩都很优异。当然,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有很多标准,在学校期间我认为成绩是重要的,其他方面包括思想道德、实践经验、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也都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些方面也做得很好,应该说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2)如果求职者成绩不尽理想,会说:“我认为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我的表现也很突出,比如我去很多地方实习过,我很喜欢在快节奏和压力下工作,我在学生会组织过××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问题九: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目的:

这是面试官用来测试应聘者对工作理解度的问题——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思路:

(1)回答一定要积极正面,应以个人的兴趣配合工作内容特质来回答;(2)建议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3)表现出高度的诚意;(4)参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要掌握回答问题的思路。

问题十:你希望的薪酬待遇为多少?

目的: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既是应聘者最希望听到的问题,又是最怕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小心,既不要让主考官觉得你功利性太强,也不要装出一副完全不计较金钱的样子,因为薪酬也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在待遇上的要求要适当,要符合主客观条件。无论你有多大能耐,要求招聘单位给予你超标准待遇是不明智的。

思路:

(1)不可仓促地说出一个数目,数目太高会脱离行情,数目太低会有失公平;(2)求职前预先了解该岗位的薪酬行情,配合个人的价值观、经验、能力等条件,做出最基本的薪资底限;(3)无工作经验者应采取保守态度,以客观资料作为主要考量重点;(4)“依公司规定”的回答不被建议,这样不但表示自信度不高,在薪资无法符合个人要求时更会造成许多困扰;(5)如果必须先开价,而自己又没有把握,可以给出一个大一些的范围;(6)参考答案——“我想请教,以我现在的经历、学历和您对我面试的了解,在贵公司的薪酬体系中大约能达到怎样的水平?”或“自己最看重的是职业发展空间,薪酬希望能符合贵公司的标准及与自己的付出相平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