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使用微信和QQ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渠道也在不断丰富,其中微信和QQ因其便捷、高效正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
1.使用公务微信、QQ的基本要求
(1)称谓恰当礼貌。称谓要表达清楚接收方的身份,并体现礼貌原则。
(2)首句反映主题。在首句中即反映出主题,旨在帮助接收方及时高效地读取信息。
(3)内容简洁条理。发送消息尽可能一次性说明事情,不要一句一句地发。尤其是在群里发送时,把要说的事情在一个对话框内说清楚,否则群里其他人发消息,会把你的消息打断。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多项,宜分点阐述。
(4)尾语按需设置。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可在结尾处注明“收到请回复,谢谢!”。如果没有收到回复,有必要打个电话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信息。特殊的公务微信或QQ,比如通知,应使用专用尾语“特此通知”,以示规范和严谨。
(5)署名明确勿漏。公务微信或QQ较为正式、规范,结尾处署名要正规。
(6)内容及用语原则。内容应与公务有关,简明扼要,突出要点。用语礼貌、规范、温和,避免过于口语化。
2.公务微信、QQ的使用规则
(1)发送时间恰当。最好在工作时间发送,以保证接收方及时处理。早上8:00以前、晚上10:00以后最好不要发,因为微信或QQ提醒的响声或震动声会打扰对方休息。
(2)区分朋友圈和工作圈。朋友圈是每个人的一张网络面孔。若工作和生活共用一号,一定要注意对朋友圈分组。你发了一条在亲戚朋友们看来逗趣的内容,同事老板看到了可能是另一种感受,或许会不知不觉间造成一些误会和偏见。社交工具使用的使用一定要因人而异,这一条是常识。
(3)群里也要讲规矩。单位群的感情交流功能相对弱一些,主要是为了工作。所以在工作群里聊天,如果不是工作必要,一定要适可而止。同时,不要随便拉陌生人进群,以免泄露工作秘密。
(4)不要滥用截屏。截屏功能与职场大多数礼仪背道而驰。两个人的聊天内容是非常私密的,发送出去与暴露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没有区别。在职场上使用微信或QQ截图要格外谨慎,不要随意截屏为证,更不可随意把截屏发送给第三者。
(5)慎用语音。虽然微信、QQ交流方式很丰富,有文字、语音、表情等,但交流时对方性格、身处环境、职位高低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对于那些职位比自己高很多的人,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电话过去,除非是私下关系极好,一般不要使用语音。为了工作方便和准确无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使用语音。
(6)注意沟通效率。使用微信或QQ沟通时,一定要考虑对方处境。比如对方身处领导岗位,事务极其繁忙,这时候切勿使用“看到请回复”“在吗”这些词,要直接切入主题。如果稍微感到沟通效率低下,可马上致电询问。设想沟通对象处境,随时调整沟通节奏,工作会更加顺畅。
(7)不要处理太复杂的问题。微信、QQ的即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严谨程度上却是短板。对于复杂问题,不论你是长篇大论还是长谈良久,都很容易出现误解和误判,还是电话或面谈更好。
(8)养成回复习惯。及时回复他人信息是一种美德。当你接收到了通知类的工作信息,应当及时回复“收到”,如果有什么问题,也要及时说清楚原因。如果是告知类的,比如你安排给其他人的工作,他向你报告完成进度,你应该回复“知道了”或者“好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通知,如果你想显得更客气一些,也可以在最后加上“谢谢”。
3.公务微信、QQ的禁忌
商务人员在使用微信或QQ时,首先必须明确其底线,即必须对其相关的“有所不为”一清二楚,主要包括下述禁忌:
第一,不要妄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第二,不要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本单位的内部事务。哪怕一对一发也不妥,信息网络时代都有被记录和泄密的可能。
第三,不要随意将本人、家人、友人、同事、同行、竞争对手或其他人的个人隐私以及彼此之间的内部纷争公之于众。
第四,不要戏说、讥讽、辱骂先烈、先贤、英雄、模范、长辈、老师以及其他尊长。
第五,不要传播与暴力、恐怖、邪教相关的信息。
第六,不要直接或间接地涉黄、涉赌、涉毒。
第七,不要散布传播谣言,尤其是不要发送、转发未经证实的负面信息。
第八,不要经常性地“晒”本人、“晒”家人、“晒”娃娃的照片或行踪。即便偶尔对其进行展示,亦应优先考虑安全与否。
笫九,不要将音频、视频信息或相关链接发送给非关系密切者。
笫十,不要轻信通过微信、QQ结识的陌生人,使用微信转账要电话亲自核实。
总之,商务人员要善于使用各种社交媒体,做到“网上”与“网下”的所作所为同样严谨,使之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