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

操作内容:商务迎送

1.操作标准

(1)能够提前根据迎送对象和本公司、机构的关系和交往历史确定好迎送的规格。

(2)在确定好规格后,能够迅速组织相应的接待小组,获取客人的行程资料,各司其职,分别进行迎送时间、交通、宴席、住宿等方面的协调和准备。

(3)在迎送现场,能够按照礼仪规范得体地称呼交往对象、礼貌地进行自我介绍或者居间介绍。

(4)在与交往对象接触时,能始终按照礼仪标准表示关爱和尊重,能够熟练地运用握手、方位等礼仪。

2.操作示范

迎送礼仪是商务交际中的必要一环,虽然迎送活动的规格有高低、仪式有简繁,但任何一次接待活动都不能缺少礼仪,这其中也同样有许多公关人员所必须掌握的规范与技巧。

(1)确定迎送规格。

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问目的,适当考虑双方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迎送规格一般应遵循对等或对应原则,即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或相应。若由于种种原因,主方主要人员不能参加迎送活动,使双方身份不能完全对等或对应,可以灵活变通,以对口原则,由职务相宜人员迎送,但应及时向对方做出解释,以免误解。

为了简化迎送礼仪,目前主要迎送人员更多地在来宾下榻的宾馆(或饭店)迎接或送别,而另由职务相宜人员负责机场(或车站、码头)的迎送。

(2)迎送前的准备。

①了解来宾抵离的准确时间。

接待工作人员应当准确了解来宾所乘交通工具的航班号、车次以及抵离时间,做好接站(或送站)准备。

接站、送站前应保持与机场(或车站、码头)的联系,随时掌握来宾所乘航班(或车次)的变化情况,如有晚点,应及时做出相应安排。

接站时迎候人员应留足途中时间,提前到达机场(码头或车站),以免因迟到而失礼。

②排定乘车号和住房号。

如果来宾人数较多,为了在接站时避免混乱,应事先排定乘车号和住房号,并打印成表格。在来宾抵达后,将乘车表发至每一位来宾手中,使之明确自己所乘的车号。同时,也便于接待人员清点每辆车上的人数。住房表可随乘车号一同发放,也可以在前往下榻宾馆的途中发放。住房表可以使来宾清楚自己所住的房间,也便于来宾入住客房后相互之间的联系。

③安排好车辆。

根据来宾和迎送人员的人数以及行李数量安排车辆。乘车座位安排应适当宽松,正常情况下,附加座一般不安排坐人。如果来宾行李数量较多,应该安排专门的行李车。如果是车队行进,出发前应明确行车顺序,并通知有关人员,以免行进中发生错位。

(3)迎送环节。

①介绍。

主客双方见面时应互相介绍。按通常礼仪,应先把主人介绍给来宾,然后再把来宾介绍给主人,介绍顺序以职务的高低为先后。介绍人可由双方职务最高者或工作人员担任。如果主宾双方职务最高者本已认识,则最好由他们分别依次介绍各自人员,也可以由双方的工作人员介绍。介绍形式一般以口头介绍为主,如果人数不多,也可以用互换名片的形式。

②陪车。

客人抵达后,从机场到住地以及访问结束由住地到机场,有的安排主人陪同乘车,也有不陪同乘车的。如果主人陪车,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是三排座的轿车,译员坐在主人前面的加座上;如是两排座,译员坐在司机旁边。上车时,最好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遇客人先上车、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则不必请客人挪动位置。

如果陪客人同乘一辆车,要首先为客人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并以手掌挡住车门上沿,提醒客人不要碰头,等客人坐好后方可关门。最后,公关人员应绕过车尾从左侧后门上车。

轿车上的座次有主次尊卑讲究。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中认为,车上最尊贵的位置是后排与司机的座位成对角线的座位,即后排右座。其余座位的主次尊卑次序是: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简言之,即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如果客人随便坐在哪个座位上,这个座位就是上座,接待人员不要去纠正。如果两人乘车,可坐在后排;若三人乘车,而且是同性,可以前排坐一位,后排坐两位;如果三人男女皆有,那么可以全部坐在后排;一男二女的情况下,女士坐一侧,男士坐另一侧;二男一女的情况下,宜请女士居中,男士分别坐在两侧。抵达目的地时,接待人员要先下车,从车尾绕过去为客人打开车门,以手挡住车篷上沿,协助其下车。

但要注意的是,在开车门护顶时必须注意有两种客人不能护顶:一种是信仰佛教的,他们认为手挡在头顶上会挡住佛光;另一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客人。判断这两种客人,应根据客人的衣着、行为举止和工作经验,如无法判断,可把手抬起而不护顶,但随时准备护顶。

③提取、托运行李。

如果来宾行李较多,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清点、运送行李并协助来宾办理行李的提取或托运手续。提取行李时如需等候,应让迎宾车队按时离开,留下有关人员及行李车装运行李;送行时,如果来宾需交付托运的行李较多,有关人员应随行李车先行,提前办理好托运手续,以避免主宾及送行人员在候机(车、船)厅等候过久。

④注意与宾馆(饭店)的协调。

来宾下榻在宾馆(饭店),生活安排是否周到、方便与宾馆(饭店)的服务水平密切相关,来宾抵离宾馆(饭店)时具体事务较多,更应做好有关事项的协调衔接。

当重要来宾抵离时,接待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宾馆(饭店),以方便宾馆(饭店)组织迎送、安排客房、就餐和进出行李等。来宾入住客房,以便捷、迅速为原则,重要来宾、人数较多的代表团更是如此。为了避免来宾抵达后聚集大厅长时间地等待,接待工作人员应与宾馆(饭店)主动联系,密切配合,进行过细的安排。通常住房安排表在抵达住地前发给每位来宾,使其清楚自己入住的房号。在宾馆(或饭店)迎宾处设领钥匙处,来宾抵达时,根据他们自报的房号分发住房钥匙,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事先打开房门,使来宾抵达后直接进房。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主宾入住客房应有专人陪同引导。来宾入住登记或离店手续,可在适当时间由接待人员协助办理。

来宾进店时应通知行李房,及时将来宾行李分送各人房间或集中送到某一房间;来宾离店前,应和行李房约好出行李的时间,出行李应适当提前,以免发车前主宾和送行人员长时间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