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训练

学生训练

运用判断

1.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鹏形象很潇洒,分配到外贸公司工作后第一次参加谈判,为了给外商留下好的印象,他把头发染成了黄色。

2.大鹏谈判中穿着西装,和高领衫搭配,自我感觉良好。

3.大鹏谈判中穿着近几年流行的有花格子的颜色非常艳丽的西服,很时髦。

4.小飞谈判时穿西服、打领带,脚上穿名牌运动鞋。

5.晓红是个爱美的人,谈判中担任商务秘书,她每次谈判都要化好浓妆,身着漂亮的花裙子,穿上高跟鞋,高高兴兴地与外商谈判。

6.在一次商务洽谈中,为了显示公司的实力,静静戴上了结婚时的钻戒、姥姥传下的玉手镯和克数很大的金项链。

7.在谈判中,小张认为要和对方有一个目光交流,就要做到眼神左顾右盼、神采飞扬。

8.为表达对客户的盛情,建中先生与外商希拉里女士握手时使劲地上下摇动。

9.为工作方便,小王穿着西装时口袋中总是装着手机、钱包、名片等各种物品,以方便在商务场合中使用。

10.谈判中,外商一直很傲慢,小包终于忍无可忍,呵斥外商注意素质。

案例分析

1.如何处理谈判中的“迟到”

【案例1】

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没有信用,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来迟一事耿耿于怀,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巴西代表感到理亏,只好不停地向美方代表道歉,说话处处被动,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对美方提出的许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匆匆忙忙就签订了合同。等到合同签订以后,巴西代表平静下来,头脑不再发热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上了美方的当,但已经晚了。

资料来源:商务谈判的磋商案例.百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733305.html.

【案例2】

日本有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退,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日本代表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代理商哑口无言,美国人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于是谈判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案例分析:

案例1是一个挑剔式开局策略的运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对手的某项错误或礼仪失误严加指责,使其感到内疚,从而达到营造低调气氛、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美国谈判代表成功地使用挑剔式开局策略,迫使巴西谈判代表自觉理亏,在来不及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匆忙签下对美方有利的合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需注意的是,这也是一个关于国际商务谈判原则的应用问题,其中巴西代表就没有很好地做好谈判前的准备,未在谈判之前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未想好迟到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案例2中的日本代表处理得非常正确,即使迟到事实发生了,谈判中也不忘“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进行谈判。因此,在谈判中要避免从个人利益和观点出发来理解对方的提议,要很好地区分谈判中的人与谈判中事的问题,不能混淆人与事的相互关系,把对谈判中问题的不满意发泄到谈判者的个人头上,把对谈判者个人的看法转嫁到对谈判议题的态度上,这些都不利于谈判的进行。

2.谈判中如何做到立场与利益分开

【案例3】

据记载,一个美国代表被派往日本谈判,日方在接待的时候得知对方需于两个星期之后返回。日本人没有急着开始谈判,而是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陪他在国内旅游,每天晚上还安排宴会。谈判终于在第12天开始,但每天都早早结束,为的是客人能够去打高尔夫球。终于在第14天谈到重点,但这时候美国人已经该回去了,已经没有时间和对方周旋,只好答应对方的条件,签订了协议。

资料来源:商务谈判案例分析题.雅虎,http://i.cn.yahoo.com/ruby.success/blog/p_13/.

案例分析:

日方采取了很高明的谈判手段即拖延战术中的拖延谈判时间,这个战术最能稳住谈判对手。日方在谈判中没有急于将谈判事项第一时间放在谈判桌上,而是先带着谈判对手到处游玩及参加各种宴会,这一手段不仅能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软化人的心理,对方如果接受了他们的邀请,这已经实现了日方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天日方才谈到重点,其实这正是体现了拖延战术的真正效果,他紧紧抓住了对方的心理,美国人急于回去,已经没有时间和日方周旋;另一方面,他也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要求,毕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其实美国人已经违背了商务谈判的原则,他没有把公私分开,没有把立场与利益分开,私利是公事的辅佐,而公事决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谈判人员应充分了解对方信誉、身份背景、资信、惯用的谈判手段、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善用的谈判手法、谈判的目的;同时也应了解市场行情,客观了解对方以及在谈判中出现争议的议题的解决方案,时时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及时做出反应。

演练考核

1.商务谈判礼仪测试

有一个做粮食贸易的商人,是一个大批发商,他经常从北方购进玉米,卖到南方小规模的饲料加工厂。每当他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后,便分别拜访那些饲料加工厂的负责人,并且开价格单给对方。他拜访的时间多选择在中午,并且很自然地请对方吃饭,或被对方请。按照习惯,吃饭时喝一点酒是正常的,而他是有酒必喝,喝酒必醉,醉后失态,神志不清,结果把其他人给他的还价单也忘在饭桌上的公文包内,恍惚而返,到了晚上才打电话给对方,当然是索要他的公文包了,同时提及成交价格,而那些饲料厂的负责人以为他真的醉了,常常会以大大高于他的成交底价的价格与他达成最终协议。

问题:

(1)阅读此案例后谈谈你对商务谈判心理的感受。

(2)一个成功的商务谈判者应注重收集哪些信息?

(3)该商人运用了什么技巧?

(4)运用上述技巧时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在商务谈判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破解上述技巧?

2.模拟谈判

自主设定商务情境和内容,每8人一组模拟谈判,现场点评谈判礼仪是否符合规范。

3.观看录像

观看商务谈判录像资料,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并模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