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文录·林虑纪事》简介
《自在文录·林虑纪事》这本书是由.陈才生著创作的,《自在文录·林虑纪事》共有72章节
1
目录
目 录 辑 一 记忆与传说 一、“老毛虎”胡大海 二、从老槐树到石板头 三、石板沟 四、两大奇观 五、蟒蛇沟 六、乱坟岗 七、弥勒崖 八、西天寨 老邦 羊与羊倌...
2
辑 一
...
3
记忆与传说
太行山东部有条支脉,方圆数百里,峰峦万千重,山高谷深,荒林密布。数千年前,这里就有人居住,曰隆虑。汉朝时为避殇帝刘隆讳改名,称林虑山。 林虑山南麓,向东岔开十数...
4
一、“老毛虎”胡大海
追溯石板头的历史,据说与“老毛虎”胡大海相关。 说的是元朝末年,有个姓胡的举子进京赶考,行至石板头,刚过一道山梁,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树林中跳出一只赤褐色长...
5
二、从老槐树到石板头
话说在这次人口大迁徙中,有陈姓一家,弟兄五人有四个跑到了老槐树下,被迫迁林。临别时,兄弟们依依不舍,打破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其一,作为后代认亲标志。留在山西...
6
三、石板沟
石板头,是二淘的故乡。 在他的记忆里,石板头栈道又宽又长,能顺溜溜地驶过双轮胶皮马车。栈道沿山腰西去拐了九道弯,步行出隘口需要半个时辰。这里是林虑山南部栖霞山的...
7
四、两大奇观
二淘印象里,石板头栈道有两大奇观。其一是栈道上那段百米长的石径,全是光滑的青石板,上面神秘地排列着一串酷似马蹄的印迹,人称“马蹄栈”。蹄印有深有浅,深者寸余,十...
8
五、蟒蛇沟
在二淘看来,石板头最具诱惑力的地方,一定是村西的蟒蛇沟。 这是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峡谷,南北向。河是季节河,沟是乱石沟。坑洼处积水为潭,平坦处淤泥为滩。雨季时洪水暴...
9
六、乱坟岗
弥勒崖第二个拐弯处,有一排倾圮的土窑和土丘组成的乱坟岗。窑内有枯朽棺木裸露于淤泥中,坟丘下不知葬着何人,但见茅草没膝,鼠洞密布,平时很少有人踏入。据说当年兴农会...
10
七、弥勒崖
全村人都知道,二淘也在弥勒崖出过事。 当时,村里孩子玩耍也拉帮结派,按居住区域分东南西北四帮,二淘是村西帮的首领,活动区域主要在弥勒崖一带。 在许多大人眼里,二...
11
八、西天寨
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话一点儿不假。弥勒崖高达数十丈,但在石板头,还只是庞大山脉的一个角落。在它上方,是一座长满柏树和荆棘的高坡。坡高百丈,逶迤西去...
12
老邦
石板头的山并不全是石板,河岸的阳坡散落着一挂挂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开凿出来的梯田。那梯田挂在陡坡上,宽者不出五六步,窄者仅能驻足;长的有丈余,短的不盈尺。一个笑话说...
13
羊与羊倌
在石板头,让二淘最感温馨的是西天寨南侧背风处那片长满白草和黄贝的缓坡。坡半腰,有个青石垒起的羊圈,依着一道丈余高的岩壁,如扇面般圈着一百多只绵羊。羊圈不大,边长...
14
阿黄
此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主角是两只狗,其中一只是老邦家的阿黄。 老邦是二淘的本家爷爷,他的外孙女婿是二淘的中学同学,许多事情,二淘都是从老同学嘴里听来的。 ...
15
一
我是阿黄,就是常在村西菜田里窜来跳去的那只黄狗。 你们大搞公社化时,生产队都有菜地,派专人管理,我的主人老邦就是一个。 老邦五十八岁,早年中风,嘴了,眼斜了,说...
16
二
防疫站的老张说,我身上的癞病“原因不明”。其实,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是因为另外一只狗——阿黑。 千柱医生说我身上的癞是别的狗传染的。他的话真对。 阿黑是一只流浪...
17
三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又言“乐极生悲”,狗界也不例外。就在我与阿黑如胶似漆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向我示爱时咬伤了我的脖子。当时并没...
18
四
阿黑去了,窟窿崖上的石洞空了,洞下那片茂密的树林也消失了。李小五的药材基地散了摊子,村主任转包给一个挖矿的,在那里盖起了金属镁厂。高高的烟囱每天喷吐着黑色的烟雾...
19
崔方
...
20
引子
有心理学家说,人一过五十岁便进入梦季,往日的顺逆荣枯、颠沛浮沉、善举与恶行、辉煌与龌龊会像放电影般纷至沓来,于梦中重现,促你回忆回味回想,促你反观反刍反省,或惊...
21
上篇
崔方,又名崔老方,是石板头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 二淘记事时,崔方六十多岁,秃脑门,大方脸,栗皮大汉,说起话来,像从空水缸里传出来似的,嗡嗡回响。谷场上,他能双...
22
下篇
高粱红,谷穗黄。 正是青纱帐铺天盖地的季节,二淘教授回到了故乡石板头。他在父亲留下的土坯老宅住下,置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摆上桌凳,安上笔记本电脑,一副安营扎寨...
23
尾声
清明时节,雨后新晴,石板头的山岭坡岗一片金黄,像涂满了黄色颜料的水彩画,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浓郁的芳香。通往村外的山道上,隐约可见零零落落走动着的上坟祭祖的人。村...
24
辑 二
...
25
河葬
民国三十二年,林虑山地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史书上叫“林南战役”。数日之内,日本军撤了,庞炳勋部退了,孙殿英部跑了,林县城被八路军攻破了。 一时间,从龙头山...
26
月亮山
在石板头二十多个自然村中,有座百十户人家的寨子,叫观台,即传说中胡大海练武屯兵之地。据说胡大海高坐青石岗上,检阅千军万马,声震山岳,气冲斗牛,遂有观台之名。 观...
27
蚕说
...
28
一
民国二十八年,日军“围剿”太行山,林虑大旱。 禾苗枯,木叶焦,桃花沟的桃花未开,清凉溪的流水干涸了。 春茧歉收,秋蚕断种。 石板头一带的蚕农犯了愁。 听说老申要...
29
二
此时,石板头乡已是解放区。闻知灾情,区长梁永德专程上山: “申师傅,丝绸是解放区的急需品,请您想想办法,看能否把咱乡的蚕业复活。” “乡亲们担心成本难回。” “...
30
三
在石板头蚕业带动下,林北县增加了蚕丝外销业务,任村镇倒闭多年的绸缎生产也恢复起来,河漕丝织被面由德兴货栈收购,在共产党的根据地内外畅销,石板头成了小有名气的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