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板头蚕业带动下,林北县增加了蚕丝外销业务,任村镇倒闭多年的绸缎生产也恢复起来,河漕丝织被面由德兴货栈收购,在共产党的根据地内外畅销,石板头成了小有名气的富乡。

老申被县政府任命为养蚕特级技师,在学习班传授技术,石三是他蚕艺的传人,作了他的助教。那一年,他被太行五分区评选为劳动模范,并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老申成了县里的养蚕顾问,还和石三合出了一本书,叫《林虑养蚕经》,分发到每个蚕户手中。他编了许多小曲,在当时十分流行:

如果想养蚕,清明暖蚕帘;

拆开袄大襟,蚕种放里边;

几天就孵化,拽紧筷子弹;

震落白纸上,鸡毛扫一团;

如有猫蹄大,就养一席蚕;

蒙在被底下,天冷要防寒;

抠来嫩桑芽,剪刀轻轻剪;

撒在小蚕上,喂养廿六天;

…………

据说许多地方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放蚕歌》,就是根据他编的小曲儿改编的:

正月里来是新春,保管蚕种要经心。

组织社员开蚕场,扩大面积多放养。

雨水到来把茧穿,穿完茧串顺温暖。

温湿均匀不伤热,消灭黄烂老虎病。

二月里来是惊蛰,种茧加温有半月。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老申热爱家乡倾心蚕业的事迹上了国家的报纸,石板头乡也因此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