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形态意识
英语的形态意识有三种:复合、屈折和派生意识。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研究问题是英语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基于以下考虑,本研究概念框架中的形态意识只指派生意识,不包括复合和屈折意识。
从语言类型上讲,英语兼具屈折语和孤立语的特征。它的屈折词缀数量有限,仅用于表示名词的复数和所有格、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八类意义。此外,屈折词在语音和拼写上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研究表明,英语单语者在未入小学前就具有较强的屈折意识(Brown,1973)。汉语是较为典型的孤立语,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英语的屈折变化特别是准确无碍地产出屈折变化很难,但是就我国而言,各种屈折变化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是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反复的讲授和大量的练习,学生们基本上能够具备辨识和解释屈折词形态结构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纯粹的屈折形态意识(即不包括与其密切联系的句法意识成分)对阅读能力的作用不大,Jeon(2011)、Zhang和Koda(2013)等的研究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
至于复合意识,因为汉语的主要构词方式是复合,而元语言意识又能够在语际间迁移(Grabe,2009;Koda,2005b,2008),所以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以较强的汉语复合意识为后盾,学习英语复合词和发展英语复合意识不是难事。例如,Ramirez等(2011)以四至七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发现中国学生与英语单语学生的复合意识没有显著差异。
在三种形态意识中,派生意识得到的关注最多。作为英语的主要构词方式,派生的能产性很强,英语中一半以上的单词是派生词(Anglin,1993),而且派生词更多地出现在书面文本而非口语中(Chafte & Danielewicz,1987)。相对于屈折和复合,派生非常复杂,派生词缀不仅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多对多的映射(例如:-al既可以把动词arrive转变成名词arrival,也可以把名词nation转变成形容词naitonal;teacher中的-er和novelist中的-ist都可以表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而且经常改变基词的发音和/或拼写(例如:decide和decision)。因此,派生意识习得的时间相对较晚(Muse,2005;Zhang & Kdoa,2013)。研究还表明,派生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读写实践(Mahony,1994;Tyler & Nagy,1989,1990)。在汉语中,派生词缀的数量很少,并且能产性受限。此外,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派生词缀的重要性普遍被忽视,远不如屈折词缀那样反复被强调。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语派生意识值得研究。
在2.2节关于形态意识定义和测量的讨论中,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笔者提出:形态意识由四个方面的知识构成,即关系、意义、句法和分布知识。就本研究而言,因为其关注的是形态意识与一项接受性技能——阅读的关系,而分布知识是词缀使用方面的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词缀使用如何受到基词句法范畴制约的知识,属于产出性知识,所以如图3-1所示,本研究只考察形态意识的关系、意义和句法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