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理论贡献

6.2.1 理论贡献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二语阅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体地讲,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本研究推动了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研究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和清楚地认识两者关系的发生机制。本研究表明,在前人研究中被普遍报告的两项发现,即形态意识与阅读理解显著相关以及词汇广度是形态意识与阅读理解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中介,同样适用于已经完成中学阶段学习、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以汉语为母语的EFL学习者。这说明形态意识影响词汇广度、词汇广度继而又影响阅读理解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不同类型、多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之中。此外,本研究发现:形态意识与单词识别、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均显著相关,并且相关程度较高;单词识别是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中的一个中介,但它对理解准确性的中介作用是通过阅读流利性实现的;词汇广度不仅是形态意识影响理解准确性的中介,也是形态意识影响阅读流利性的中介;首次被设置为中介变量的语法知识与词汇广度一样,在形态意识对阅读流利性以及对理解准确性的贡献中都是桥梁之一;作为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阅读流利性受到形态意识以单词识别、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为中介的间接影响,同时它又充当第二中介,帮助形态意识实现了其对阅读能力另一个方面理解准确性的部分影响。简而言之,本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对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包括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探究,厘清了前者影响后者的具体路径。

其次,本研究的发现表明,阅读是一项受元语言意识影响的认知活动,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阅读的本质。语素作为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在具有语义特征的同时也具有语音、拼写和句法特征(Mahony et al.,2000)。这不仅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形态意识(即语素意识)能够以单词识别、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为中介影响阅读能力,而且也意味着形态意识与其他元语言意识关系密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形态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在本质上是元语言意识的影响,或者说,阅读是读者通过对语言形式的辨识和分析而获取意义和信息的过程。

再之,本研究的发现表明,自下而上的加工在二语阅读中起重要作用。在二语阅读的研究中,低层和高层加工技能的相互关联以及低层加工技能在阅读能力发展中期和后期的持续作用,是两个重要的但是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Koda,2005a)。在本研究中,形态意识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影响阅读能力,为以上两个问题提供了实证数据。考虑到受试的特征,本研究表明在二语学习的中期,低层加工技能仍然对阅读能力有影响。目前,在关于我国英语学习者阅读能力的研究中,关注低层加工技能的数量不多。本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同类研究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最后,本研究的发现为阅读能力构成方面的理论(例如:Carver,1993,1997,2000;Koda,2005a)提供了支持,并且有所发展。根据相关理论,本研究把阅读能力细化为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两个成分。研究结果不仅表明,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在共享一部分的认知活动的同时,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而且进一步显示,流利的阅读对准确、深入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此外,本研究对阅读流利性的量化采用了默读而非前人研究中常见的朗读形式,这为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