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语法知识

3.2.5 语法知识

目前,在探究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中,把语法知识纳入研究框架的不多。Guo等(2011)以151名以英语为母语的成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形态意识、句法意识和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但他们的关注焦点是词汇知识是否是形态意识和句法意识预测阅读理解的中介,在他们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形态意识和句法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关联的外衍变量(即自变量)。在Zhang和Koda(2013)的研究中,语法知识被设置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非言语智力之后,形态意识仍然能够预测阅读理解。卢敏和张慧(2015)对我国一所学校中的108名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但她们的研究目的只是通过对数据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比较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即形态意识)、句法意识和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的贡献大小,并不涉及形态意识预测阅读理解的路径和机制。

但是,早在2006年Kuo和Anderson就指出,形态意识研究要注意把关于派生词缀句法贡献的知识与句法意识区分开来。Kieffer等(2013)也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控制和中介变量开始出现在关于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但令人遗憾的是,句法意识却不在其中。

以形态意识测试常用的词缀选择填空任务为例:

Please don't be so________.

A.critical B.criticize C.criticism D.critically

完成这道题目需要两个步骤:首先通过句法分析判断出空格处所需单词的词性(即单词所属的词类),然后根据词缀判断备选单词的词性,找出与空格处词性匹配的单词。如果一个人选择错误,有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空格处需要一个形容词,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以-al结尾的单词多是形容词。只有当他具有完备的语法知识时,或者说只有当我们确定他能够正确地分析句子的结构时,我们才可以把错误归结于他的形态意识。本研究的受试是我国某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见4.1节),尽管他们已经在中学阶段完成了全部语法项目的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英语的语法,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熟练运用。如果一个人选择正确,我们需要把他在解题过程中用到的、同时在阅读句子和文章时也必定会用到的句法技能加以控制,否则我们的研究结果就不是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而是形态意识和句法意识(或者说一部分句法意识)作为一个个体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的解决办法是:用孤立的而不是出现在句子中的派生词作为测试词,以直接判断测试词词性的形式考察形态意识的句法维度(见4.3.2.1节)。但是同时,这一问题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形态意识有助于学习者判断派生词的词性,而词汇层面上的词性与句子层面上的句法功能虽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一个单词只能在句子中承担与其词性匹配的功能,一种句法功能只能由某一种或某几种词性的单词承担。那么我们不妨假设:对派生词缀所提供的词性信息的关注,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在阅读时更加有效地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句法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换而言之,笔者认为形态意识对语法知识的发展和完善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一方面,语法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和学界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语法知识和形态意识同属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构成内容,相对于形态意识处于较高的层级,根据笔者的分析,它的发展和完善有可能会受到形态意识的影响,因此以Baron和Kenny(1986)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为标准,笔者把语法知识设定为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的中介变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