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2.2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所贡献,有助于阅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且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具体地说,本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形态意识和阅读流利性教学两个方面。

在本研究中,形态意识对单词识别、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都有积极的影响。这说明形态意识的提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英语学习的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加强对形态意识的重视。

在阅读的各种构成技能中,工作记忆、背景知识和逻辑推理等处于较高层级的认知技能,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不仅在各种语言的阅读中起作用,而且影响其他领域的学习。与之相对,形态意识是一种语言特定性强、信息加工层级低的元语言意识,非常适合显性教学。Nagy(2007)强调,可教的元语言意识是提高阅读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Sasao和Webb(2015)指出,形态意识的提高需要显性地关注派生词的语素构成形式。

当然,形态意识的发展不能单纯地依赖老师在课堂上对形态知识的显性讲授,它也需要学习者在与文字的接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通过显性方式获得的形态知识,逐步提高辨识、分析和操控单词形态结构的能力。因为快速直至自动地运用形态意识,即以显性形态知识为基础的隐性形态加工,能够释放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和注意力资源用于高层信息的加工,从而实现多项加工的同时进行,即平行加工,所以学习者需要在与大量语言素材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形态意识,逐步完成从注意到程序化再到自动化的转变。

考虑到我国的学习者在小学和中学的英语阅读量普遍较低,词汇量也有限,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对他们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他们在大学阶段接触到的派生词将会显著增加。这既为EFL学习者提高形态意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具有较高形态意识的学习者将在英语学习的多个方面(例如词汇学习、语法分析、阅读的流利性和理解的准确性)具有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学习者形态意识的发展和提高。一方面,我们不仅要把形态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要深入和系统地进行讲授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习者知晓新的形态规则,而且可以使他们已有的形态知识在大脑中更加清晰明了,并且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结。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习者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形态意识的运用效能,逐渐发展和提高隐性的形态加工技能,以在需要时能够自动地加工形态信息。

此外,在本研究中,阅读能力由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构成,研究结果显示,阅读流利性对理解准确性有正面的影响。但遗憾的是,在二语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专门针对阅读流利性特别是默读流利性的训练非常少见。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老师要从思想上给予阅读流利性足够的重视,要认识到阅读流利性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途径。至于具体的训练方式,目前常用的、有研究已经证实了其有效性的主要是:简易语篇的大量阅读、计时阅读和重复阅读。简易语篇的大量阅读又被称作快乐阅读,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训练方式(Beglar et al.,2012)。据笔者所知,在一些大学,老师会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英文作品的简写本,这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快乐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流利性。关于计时阅读,笔者在4.3.2.6节中已经详细地进行了介绍。重复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篇文章,直至达到一定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