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讨论二:阅读能力的构成: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
在本研究的概念框架中,阅读能力被设定为由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构成的双维能力。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方面,在理论上,学界普遍认为,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深度和加工速度两个方面(Carver,1993,1997,2000),与理解准确性相比,加工效能在阅读能力中的地位同等甚至更加重要(Koda,2005);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阅读流利性测试与传统的阅读理解测试高度相关(例如:Jenkins et al.,2000,2003;Klauda & Guthrie,2008)。
但是,在相互关联的同时,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是否是两个可分的构念呢?对此,本研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5.2节中,我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从13项测试中提取出两个因子:形态意识的四项测试、词汇广度测试、词汇深度测试、语法知识测试和理解准确性的两项测试为一个因子,以准确性为指标,被命名为理解准确性因子;单词识别测试和阅读流利性的三项测试为另一个因子,以效能为指标,被命名为阅读流利性因子。这一结果与Jeon(2012)的研究[11]一致,尽管我们测试的是默读的加工效能,而Jeon关注的是朗读。
当然,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的可分是相对的。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必有共通之处。Jenkins等(2003)和Paris等(2005)曾经提出,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之所以相关,并且相关程度较高,很有可能是因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词汇通达、句法分析、命题构建和背景知识激活等认知活动。通过观察表5-3中的因子负荷数值,我们发现形态意识关系维度的两项测试、较易的阅读理解准确性测试、语法知识测试、词汇广度测试和形态意识意义维度测试虽然归属于理解准确性因子,但是与阅读流利性因子的相关系数都接近或大于0.3,其中形态意识关系维度的两项测试在阅读流利性因子上的负荷大于0.45。宽松地讲,这些测试在两个因子上交叉负荷[12]。这在实证上为Jenkins和同事以及Paris和同事的观点提供了支持,说明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涉及相似的语言加工过程,包括语义和句法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