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谈艺录》简介
《梅兰芳谈艺录》这本书是由.梅兰芳著创作的,《梅兰芳谈艺录》共有87章节
1
第一章 生平与戏缘
...
2
一、一所极平常的四合院
我当年住的鞭子巷三条房子是一所极平常的四合院。上房五间,左首两间是祖母的卧房,右首两间是伯父、伯母带了两位未出阁的妹妹住的。当中那间,布置了一个佛堂。我祖母喜欢...
3
二、种牵牛花
我从小就爱看花,到了二十二岁,我才开始自己动手培植。每年的秋天,养的是菊花,冬天养梅桩盆景,春天养海棠、芍药和牡丹,夏天养的是牵牛花。差不离一年四季里面,我对于...
4
三、养鸽
我幼年的身体并不结实,眼睛微带近视。姑母说我眼皮下垂是实在的。有时迎风还要流泪,眼珠转动也不灵活。演员们的眼睛,在五官当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观众常有这样的批评...
5
四、开蒙老师吴菱仙
我家在庚子年,已经把李铁拐斜街的老屋卖掉了,搬到百顺胡同居住。隔壁住的是杨小楼[5]、徐宝芳两家(宝芳是徐兰沅[6]的父亲,兰沅是梅先生的姨夫)。后来又搬入徐、...
6
五、开始了舞台生活
我第一次出台是十一岁,光绪甲辰年七月七日。广和楼贴演《天河配》,我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中《鹊桥密誓》里的织女。这是应时的灯彩戏。吴菱仙先生抱着我上椅子,登鹊...
7
六、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后的心情
我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演期本来规定一个月为限。唱到二十几天上,馆子的营业不见衰落。许少卿就又来跟我们开谈判了。他说:“生意很好,希望再续半期,帮帮我的忙。”我开始...
8
七、到上海演出时经历“炸弹风波”
1920年那次我到上海演《天女散花》很能叫座,到了1922年的初夏,许少卿又约我和杨小楼先生同到上海在天蟾舞台演出。我出的戏码很多,老戏、古装戏、昆曲都有,而《...
9
八、进步与深入得力于看戏
我在艺术上的进步与深入,很得力于看戏。我搭喜连成班的时候,每天总是不等开锣就到,一直看到散戏才走。当中除了自己表演以外,始终在下场门的场面上、胡琴座的后面,坐着...
10
九、登台杂感
沉默了八年之后,如今又要登台了。读者诸君也许想象得到:对于一个演戏的人,尤其像我这样年龄的,八年的空白在生命史上是一宗怎样大的损失,这损失是永远无法补偿的。在过...
11
十、时装新戏的初试
1913年我从上海回来以后,就有了一点新的理解,觉得我们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史实。虽然有些戏的内容是有教育意义的,观众看了,也能多少起一点作用。可是,如果...
12
(一)《孽海波澜》
《孽海波澜》的故事是叙说一个开妓院的恶霸叫张傻子,逼良为娼,虐待妓女,让主编《京话日报》的彭翼仲把张傻子的罪恶在报上揭发出来,引起了社会上的公愤,由协巡营帮统杨...
13
(二)《一缕麻》
有一天,吴震修[18]先生对我说:“《时报》馆编的一本《小说时报》,是一种月刊性质的杂志。我在这里面发现一篇包天笑作的短篇小说,名叫《一缕麻》,是叙述一桩指腹为...
14
(三)《童女斩蛇》
1918年春天,我演出了《童女斩蛇》,用意是为破除迷信。 1917年秋天,天津发大水,市区可以陆地行舟,有些低洼的地方,从楼窗里出来就能上船,灾情十分严重,居民...
15
第二章 学戏
...
16
一、我学戏、改戏和表演的经验
这次我在各地座谈会上,许多演员同志都要我谈谈学戏、改戏和表演的经验。 其实,我学戏的过程,也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我以为,一个演员的成就,第一,要靠“幼工”结实。...
17
二、学花旦戏
这时候除了吴先生教授青衣之外,我的姑丈秦稚芬[2]和我伯母的弟弟胡二庚(胡喜禄的侄儿,是唱丑角的),常来带着教我们花旦戏。就这样一面学习,一面表演,双管齐下,同...
18
三、学昆曲
梨园子弟学戏的步骤,在这几十年当中,变化是相当大的。大概在咸丰年间,他们先要学会昆曲,然后再动皮黄。同光年间已经是昆、乱并学。到了光绪庚子以后,大家就专学皮黄,...
19
四、学蹻工和武工
前辈们的功夫真是结实,文的武的,哪一样不练?像《思凡下山》、《活捉三郎》、《访鼠测字》这三出戏的身段,戏是文丑应工,要没有很深的武工底子,是无法表演的。 再拿老...
20
五、从路三宝学《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列入刀马旦一工。这出戏是极繁重的歌舞剧,如衔杯、卧鱼种种身段,如果腰腿没有武工底子,是难以出色的。所以一向由刀马旦兼演。从前有月月红、余玉琴、路三宝...
21
第三章 演戏
...
22
一、第一次到上海首演《穆柯寨》
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 在民国二年(1913年)的秋天,上海丹桂第一台的许少卿到北京来邀角。约好凤二爷(王凤卿)和我两个人。...
23
二、与谭鑫培合演《四郎探母》
我陪谭老板演戏,已经是在民国以后的事。前面所说段宅堂会的《汾河湾》,这还不是我们最初的合作。我第一次陪他在戏馆里唱的是《桑园寄子》,好像是陈喜星扮的娃娃生。民国...
24
三、我曾排过《牢狱鸳鸯》
我曾排过仍穿老戏装的新戏《牢狱鸳鸯》。这出戏的故事是吴震修先生从前人的笔记里替我找出来的。剧情大意如下: 卫如玉是一个有学问而家道贫寒的书生。郦珊珂是一位擅长文...
25
四、再度塑造穆桂英
1959年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十周年,为了迎接这个伟大的国庆节日,全国戏曲界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庆祝高潮。各地剧种纷纷排演了精彩节目,有历史戏,也有现代剧,陆续来到首...
26
第四章 说戏
...
27
一、《思凡》
我说完了昆、弋的概况,跟着就讲讲学习《思凡》的经过。 昆曲到了民国初年,可以算是衰到极点。例外的倒是一出《孽海记》的《思凡》,知道的人还是很多。严格地讲,这出戏...
28
二、《春香闹学》
我在戏里扮丫环的,有二本《虹霓关》、《春香闹学》、《佳期拷红》这三出戏。这三个丫环的性格都不同的,二本《虹霓关》的丫环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角色;春香是一个天真烂漫...
29
三、《佳期》、《拷红》
《西厢记》的红娘是一个具有正义感,肯用全力来打破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典型人物。不能把她看做说媒拉纤的媒婆。我们只要把这段故事,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当贼兵...
30
四、二本《虹霓关》
我打唱过《玉堂春》以后,不久跟着就唱《虹霓关》、《樊江关》、《汾河湾》……一路的戏,都宗的是王大爷(瑶卿)一派。二本《虹霓关》更不用说了,是他亲授的。 我学《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