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樊江关》

六、《樊江关》

《樊江关》是出对儿戏。什么叫做对儿戏呢?就是说在这出戏里,有两个角色的地位都重要,不大容易分出他们的轻重来。这出戏的樊梨花是刀马旦应工,薛金莲是花旦应工。王大爷当年总是扮樊梨花,我是扮薛金莲的。樊梨花是一位元帅的身份,出场就坐帐,气派比薛金莲要大,念的词儿比薛金莲多。所以我们后台的演员,都认为樊梨花应该比较重要一点。可是前台观众的看法却不这么呆板,完全跟着演员的技术走。王大爷唱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樊梨花是主角;等我唱的时候,又好像看重薛金莲。打我的薛金莲唱开了头,程砚秋、荀慧生也都扮薛金莲,只有尚小云是两个角色调换着唱的。

img

《樊江关》中梅兰芳饰演薛金的莲扮相

这两个角色,瞧着仿佛有点相似,其实她们的身份和性格是迥乎不同的。薛金莲是一个娇憨天真的姑娘,倚仗着老母亲的疼受,就到处撒娇。樊梨花是一个当家嫂嫂的派头,应该描摹出她的爽快和明朗的个性。再说她们的扮相,都相当漂亮。樊梨花是扎靠。薛金莲是穿的“玻璃肚子”,相当于一种软靠。因为樊梨花是元帅的身份,当然要扮得隆重一点,同时两个人换换扮相,观众瞧了也容易区别。

这出戏,我根本没有正经学过。我是先看王大爷、路先生……这几位前辈的表演,最初对这两个角色毫无成见,付与同样的注意。后来我自己觉得我的个性,还是扮薛金莲比较合适,我才决定在薛金莲身上找“俏头”,这就叫“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经过钱金福、茹莱卿两位老先生的指点和纠正,我在早年就常常演出这戏,很受观众的欢迎。往往馆子唱完,到堂会再唱,一天要赶三四处。

陪我唱樊梨花的最早是王蕙芳,后来朱桂芳、芙蓉草、小翠花、魏莲芳……也都唱过。

img

《樊江关》中梅兰芳饰演薛金莲,朱桂芳饰演樊梨花。

(按)王大爷(瑶卿)说过:“当年我唱《樊江关》,是王蕙芳的薛金莲,他老惦记着要唱樊梨花。等他跟畹华唱《樊江关》,就变成他的樊梨花,畹华的薛金莲。他算是达到目的了。可是台下又很不客气地换了一种看法,欢迎薛金莲的程度,又超过了樊梨花。所以他始终对这出戏没有唱痛快。其实蕙芳的扮相和技术,都够漂亮和纯熟,不过在描摹剧中人的性格方面,就不如畹华的细腻深入了。当时兰、蕙齐芳,盛极一时,可惜好景不常,蕙芳很早就谢绝了舞台的生活了。”

从蕙芳入川以后,一晃差不离有十年不见了。近年偶然接到他的来信,知道他在那边教戏。因为儿女成行,生活的负担太重,境况怎么能好呢?幸亏有一位也是爱好戏剧的外界朋友叫高牧山先生,很关心他的生活,常常照顾他。这位高先生也跟我通过信的。今儿是旧事重提,想起这四十年前老伙伴的晚景,真有点不堪回首了。

注:本文选自《舞台生活四十年》(团结出版社)。

img

《樊江关》戏单
民国三年十一月十六日,梅兰芳、王蕙芳合演《樊江关》,兰、蕙齐放,盛极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