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村雀右卫门夫人家里

十七、在中村雀右卫门夫人家里

6月16日下午3点钟,我与远山孝等四五个人一同坐汽车到了中村雀右卫门夫人的家里。她住在一家日本式的旅馆里面,这家旅馆就是她经营的。我们在门口脱了鞋,老太太衣裳整齐地站在客室门口迎接我们进去。这间房内正面墙上挂着一个横披,写着三个汉字,右面墙上挂着一个扇面,上面画着花卉,当中摆着几张矮的椅子和一张小方桌,桌上陈列着茶具。

宾主见面,坐下来谈话,华侨于恩洋先生给我们当翻译。老太太说:“去年市川猿之助先生从中国回来告诉我,您常常谈起当年和中村雀右卫门先生在艺术交流上的许多旧事,我很感动。这次听说中国京剧代表团要到大阪来演出,我因腰腿有病,步履艰难,就和医生商量,早几天先在家里练习走路,准备去拜访您,还打算看您的戏,想不到您倒先来看我。”我说:“老太太,您太客气了,您这么大年纪,腰腿又不便,怎么能劳动您?我来是很方便的。”

老太太向后面房内招招手,走出一位中年妇女,跪在我的对面,老太太向我介绍,这是她的女儿,接着说:“昨天是中村先生的忌日,她去上坟祭奠。我嘱咐她向父亲墓前默祷,保佑中国京剧代表团全体平安。”说到这里,老太太眼圈一红,从怀里摸出手绢擦眼泪,我也不觉一阵心酸。我怕她伤感,就把话题扯开,问道:“老太太以前看过我的戏吗?”老太太说;“三十年前看过一次,所以这次还想再看。”我要求远山孝先生给老太太母女找两个好座。接着我和老太太谈起当年中村先生对我在艺术上的帮助说:“我和中村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是友情很深厚,我记得第一次看他的戏在明治座,他演鸡娘,那时我感觉他的扮相很美,同时舞蹈化的身段和深刻的表情,都能吸引我。散场后,我到后台去向他道辛苦,看见他的本来面目,两腮瘦削,并不丰满,和化妆表演时大不相同。我就说道:‘您的化妆真高明。’他笑着对我说:‘因为我的面形有缺点,因此才在化妆方面下工夫来钻研,经过多少次的试验,得到了诀窍,能够根据悲剧和喜剧的要求,使面形有所变化。现在我可以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对您的化妆也许有益处。您的面形虽然美,但两腮也是不够丰满,如果用我的秘法,可以弥补您的美中不足。’说到这里,他从化妆箱内取出两个棉花团,塞进自己的嘴里,用手指推到两面腮帮的部位,果然两腮鼓了起来,显得丰满,他仔细地告诉我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并且着重指出: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嘴里塞着棉花团,唱起来可能感到不便,这是需要自己下工夫练习的。接着他又谈到画眉毛、画眼窝……如何适合面形的窍门,最后把几粒棉花团用纸包好交给我说:‘带回去,试试看,我希望你用了这个方法,在舞台上出现更美丽而饱满的形象。’这一番话使我受到感动。对一个初交的外国朋友,就把他苦心钻研得到的经验,倾篮倒筐、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像中村雀右卫门先生这样热诚帮助别人,在当年是极其罕见的事情。”大家听我讲了这一节故事,也都认为难得。

img

梅兰芳与日本歌舞伎演员中村歌右卫门(五世)及其子合影。

老太太说:“中村先生在家里,常常谈起梅先生,您记得吗?有一次您到后台,他还替您找拖鞋。”我说:“我记得这件事,也是在东京明治座。当年日本剧院的后台,只预备日本式的拖鞋,必须穿着脚趾分开的布袜才套得进去,因此中村先生给我找了一双西式拖鞋。”老太太向她女儿使眼神,一会儿捧出一个镜框,当中是彩色丝织品做成的中村雀右卫门先生的戏装造像,老太太郑重地说:“这是最近请一位名手制作的,送给梅先生留为纪念。”另外还有两个朱漆贴花的木匣,送给葆玥、葆玖,我向她道了谢。我也把带来的几色中国土仪送给老太太留作纪念。这时候摄影记者对好光圈,请我和老太太合照了几张相片。

我要求到中村先生的神龛前瞻仰遗容,老太太站起来引路,大家走进后面的屋子里,揭开神龛,我们都向中村先生的遗像行了礼。这间房内四壁都挂着中村先生的戏装造型,老太太给我们解释中村先生所扮的角色类型和简单的剧情。看到墙上还挂着一张青年人的照片,我注视了一下,老太太指着相片呜咽地说道:“这是我的儿子,也是演员,不幸在战争中故去了,死后才承袭了他的父亲的名字。”我怕又勾起老太太的伤感,就向她说:“时候不早了,客去主人安,我们该走了。过两天我从京都回来,把我的儿子、女儿带来给您请安。”我们走到巷口,回过头来,还看见老太太站在门口向我们招手。

注:本文节选自《东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