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监管理念将改革落在实处

四、树立正确监管理念将改革落在实处

长期以来,监管者以教育者自居,却没能树立起一个正确的监管理念,总把股民当成赌徒和投机分子,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股民和市场上推。而事实上,股民才是市场存在的根基。尤其中小股东,面对强势的大股东无力抗争,只能在一次次的市场波动中承受压力和风险,如果股民对中国的股市彻底失去信心,那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就必将面对无路可走的困境。中国要实现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

第一,就是要认清股市是能够创造价值并且支撑经济的坚强支柱,不是赌场;股民是中国股市的衣食父母,不是赌徒。在政策方面,可以明确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让资本政策登上大雅之堂。

第二,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法治建设。资本市场政策首要目标就应该是维护和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我们的市场要从过去重视融资者的市场转向为建设一个投融资并重的市场。

第三,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股市文化。解决今天股市的制度性问题,需要根据资本金融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股权文化、股市监管策略,从对投资人开展教育,转化到对发行者、圈钱者以及管理者的教育上。具体而言,发行者的队伍就是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以券商为龙头的会计师、律师和交易所,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高抬目光,抓住了振兴中国股市的关键。

第四,要提出监管者的自我革命。要从监管制度入手,厘清证监会、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关系。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已经把实际的核准权下放到交易所,那证监会就要重新定位,把发行者这个队伍纳入监管视野,交易所也必在其中,不能再简单地认为他们是证监会的延伸,做到“监审分离,下放审核,做实保荐,真实供求”。

第五,要进行合理的资本市场布局和系统规划。目前三大交易所各自为政,很多政策的推出实际上是为了争夺上市资源,没有把关注点放到投资者身上,几个市场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和有效的衔接。中国的资本市场要想稳健发展,宏观布局上应该首先明确几个交易所的定位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