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发掘商业银行的优势

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发掘商业银行的优势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在《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目标。商业银行是我国资产体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认知程度最高的金融机构,银行积极参与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不仅是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的重要抓手,也是进一步开拓业务领域的机遇,更是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养老财富积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要强化账户的枢纽功能,做实第三支柱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试点过程中即在商业银行设立了“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用于归集居民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缴费、收益和资金领取。参照国际经验,专用的银行账户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一端联结着财税部门的税务征管系统,为精准施加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可能;另一端联结着市场化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投资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自主投资选择范围。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有着成熟、完备的账户管理、资金托管系统,因此也责无旁贷的承担了做实养老金第三支柱专用账户的重任。

二是,要善用全牌照差异化搭配,全方位丰富第三支柱可投资产品供给。参照国际经验,相较于其他类别养老金,养老金第三支柱对居民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投资选择的自主权。居民的投资选择自主权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金融机构供给丰富的各类资管产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向养老金第三支柱提供表内的储蓄产品,而且在帮助居民进行理财、基金、信托、另类投资等多种类型的资产配置方面具有优势。

三是,要发挥直接对接实体企业的优势,紧密把握投资趋势脉动。不同于保险、基金等更关注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金融机构,银行由于长期为实体企业提供贷款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与实体企业的连接更为紧密,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对养老金第三支柱长期限资金的运用,能够显著增强银行对于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支持能力。同时,银行可以更好的把握经济转型的趋势、宏观形势的脉动,从而通过投顾等形式为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居民提供更有特色的服务,促进储蓄更安全、直接的转化为对于企业的中长期投资。

未来随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器”。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陈 昊 兴业研究金融监管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