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募基金即将迎来黄金机遇期

中国公募基金即将迎来黄金机遇期

作为从业者,我认为国内公募基金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如下:

第一,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为公募基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经过30年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努力,我国资本市场从初期“为国有企业脱困”转变为“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效配置资源的应有定位。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再到退市机制的完善和集体诉讼制度的引入等,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三十而立”的资本市场日趋成熟,迸发出无限活力。

在2020年6月18日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刘鹤副总理首次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九字方针”,即: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这“九字方针”,不仅是对过去30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更是为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受托于投资者,投资于资本市场,它的发展依托于资本市场,同时也受制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我们相信,更加完善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必将为公募基金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第二,公募基金是直接融资的“服务商”,承担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未来必将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我们也看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技术大显身手,新产业逆势增长,新业态激活实体经济,新模式奋力突围,新消费点燃经济增长“引擎”,新基建部署更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中国经济依旧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并将催生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人,公募基金承担着直接融资“服务商”的职能。通过公募基金发现和投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一方面,居民财富可转化为更加有效率的资本,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和规模,支持和推动更多创新型的优秀企业的成长,为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实现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可分享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帮助居民财富实现保值增值。

2020年以来,在疫情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程度体现了“居民财富-公募基金-优秀实体经济”的“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未来,公募基金必将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三,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主力军。海通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居民资产中,约7成为房地产,仅3成为金融资产。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非常类似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参考美国资本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加持下,在当前全球低利率,传统银行理财面临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中国居民的多数资金都将配置到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上。

经过23年的实践演进,依托规范、透明、普惠的制度设计及在人才、机制、运营和投资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公募基金行业为大众理财服务树立了标杆,相信它将持续发挥其示范性作用。

江向阳 博时基金董事长

任 莉 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

何晓宇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陈 敏 富国基金前董事长

罗春风 平安基金董事长


[1]版权声明:本文观点来自证券日报举办的“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公募论坛”上的嘉宾发言,经授权并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