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中国资本市场30年大事记

附录 中国资本市场30年大事记

1990—1999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成立。

1990年12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STAQ网交易市场开通典礼,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正式开始运行。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启中国股市元年。开市半小时后前市收市成交49笔,金额587.9万元。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1年7月,深交所开业。两大交易所的正式营业,意味着中国股票主板市场平台搭建完成。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2年5月,上交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涨跌停板限制,实行“T+0”交易规则。当天上证综指由前日收盘时的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上涨105%,估值高位时一度达到1429点。

1992年7月1日,法人股流通转让试点在STAQ系统开始试运行,开创了法人股流通市场。

1992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3年4月28日,NET系统投入试运行。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

1998年12月,第一版《证券法》正式立法通过。1999年5月19日至1999年7月1日,短短3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起步,一度冲破1700点大关,之后虽有回落,但累计涨幅仍高达47.26%。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施行。

1999年8月2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准予上海和深圳可择机设立高新技术板块,即“创业板”。

1999年9月9日,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NET系统这两个系统停止运行。

2000—2009

由于在老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因此它很难吸引投资者,多年被冷落。

2001年4月23日,第一个退市公司出现——PT水仙。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当日两市暴跌。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QFII制度正式启动。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文件充分肯定了1992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为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提出了下一步逐渐完善多层次股票体系的计划:在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板。

2004年8月28日,运行5年后,《证券法》进行第一次小修。此次修改涉及两个条款,取消了证监会对股票溢价发行价格、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核准权。当时仍然处于熊市后半场,但2004年9月,上证指数仍然小幅反弹4.07%。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

2005年10月,《证券法》进行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修订。与证券法同时期的是股权分置改革。

2006年12月26日,沪指报收2505.70点,当日成交额457.9亿元,一个月击穿500点,首次站上了2500点的高位。

2006年,中关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正式启动,主要承接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非上市中小股份制公司的股权转让。

2007年3月,沪市大盘突破3000点。

2007年5月中旬,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提出以创业板市场作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方案。

2007年8月23日,沪市大盘突破5000点.。

2007年10月16日,沪市大盘到达6124点历史最高点。

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但受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创业板市场建设方案被延后。

2008年10月28日,沪市大盘探底创出一串中国股民忘不了的数字,1664。

2009年3月,证监会出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宣布自当年5月1日开始实行。

2009年6月,深交所公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宣布自当年7月1日开始实行。

2009年10月30日,深圳创业板市场正式上市,以网宿科技、华测检测、机器人等28家公司的股票首批在创业板上市交易,标志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成立。

2010—2020

201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试点,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天津滨海高新区。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稳妥实施”的原则,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逐步将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试点范围,为试点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等服务。

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揭牌运营,同年12月,股转系统开始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成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2013年6月29日,《证券法》进行第二次小修,对须经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相关事项进行了调整。2013年7月、8月和9月,A股连续3个月小幅收高,沪指3个月的涨幅分别达到0.74%、5.25%、3.64%,从1900点左右一度上攻至2270点。

2014年8月,仅仅时隔1年多,《证券法》又进行了第三次小修。这次小修后不久,A股市场迎来一次仅次于2006~2007年的牛市。

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这为日后推进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6年1月4日,中国股市熔断机制生效首日,A股两次熔断,提前87分收盘。

2016年1月7日,再度触发熔断,A股全天仅仅交易了13分钟。

2016年1月8日,证监会叫停熔断机制。尽管如此,但是在随后的近一个月内,市场仍跌去了近1000点,被投资者戏称为“股灾3.0”版。

2016年12月5日9时30分,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同时敲响了开市钟和开市锣,宣告市场各方期盼的深港通正式开通。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交所发布《关于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3月,科创板的注册管理办法、持续监督办法等相关规则重磅落地,沪深两市一周有4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万亿元。

2019年11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816号(财税金融类264号)提案的答复函。对关于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法律地位问题、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问题、关于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登记托管纳入证券法调整范围和关于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区域性股权市场产品四方面做出答复。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法从推行注册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多方面,完善了证券市场基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