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逐渐走向成熟的中概股

在挑战中逐渐走向成熟的中概股

近年来的国际环境对于中概股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阶段性限制有所增强。自2019年以来,美国两党的部分议员都曾提交法案,拟强制性要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接受美国监管,包括允许美方监管审计,否则将面临退市。甚至有消息称,白宫正在考虑的选项还包括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并限制政府养老金投资中国市场。此后,纳斯达克还更改上市规则,限制中国小型公司IPO。一定程度上,这些阶段性的限制措施势必会影响到中概股的上市积极性。从上市数量上来看,至2019年全年共有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市场成功上市,除去SPAC借壳上市和OTC市场转板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32家中国内地企业在美股市场成功上市。2020年,理想汽车、贝壳找房等也成功登陆美股,并在上市后获得了国际资本的热捧。彼时,贝壳这家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的市值,甚至一度超越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

另一方面,新兴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进程也在加快。其中,既有在美上市的优质公司选择港股IPO,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等重量级企业。同时,“A+H”上市也成为常态。2021年,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回A的进程,中国移动、中海油也将紧随其后,也可以说,“A+H”的常态融资路径,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一个例证。

实际上,从2018年以来,小米集团、美团等超级独角兽纷纷登录港交所,就已经开始一轮新的融资与成长神话。与此同时,京东、网易等优质公司也纷纷实行“美股+港股”,大大地激发了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和想象空间。

未来,以TMT等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公司仍是奔赴中美港资本市场上市的热点,在它们的带动之下,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正逐渐开启。在分析人士看来,对于美股、港股中概股市场而言,源源不断的活水和板块上既有上市公司的成长,对于板块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能够成就优秀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时也会让不具市场前景的企业渐渐被边缘化。而伟大的企业也会反哺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从过去三十多年的中概股发展历程来看,所遵循的均是这样的逻辑,中国优质公司得到了来自世界的资本的追捧,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在互联网红利下成为国际级巨头。总体而言,未来的中概股发展方向,仍然是在开放中学习先进、历炼真金,在成熟的市场中走向成熟与繁荣。

张兴军 《中国经济评论》杂志主编

周 璠 《中国经济评论》杂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