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

资本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是效率不高,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创新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缺少深度。其表现形式有:

第一,投资者很少去做长线投资,基本上都是短期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很少长期持有股票获得未来的增值收益,多借助市场炒作、依靠价格波动获取收益。

第二,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面临几个问题:一是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有PE、VC,但总体上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缺少长期资金,比如五年、十年的长期资金在银行市场基本融不到。银行市场融资大多为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现在有一些银行通过创新实行“无还本续贷”,但是比例并不高。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场外市场获得金融服务,因为场内市场基本都是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小微企业很难进入场内市场,而中国的场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深度不够,应对价格波动的能力太弱,同涨同跌,缺少相应平滑波动的衍生品工具,在定价方面也很难做到真正的科学。

第四,中国资本市场缺少一个内在的联通机制。比如,任何好企业都是从小到大成长起来,可以一开始在场外市场融资,然后随着企业成长到创业板,再到主板。对于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好、经营不善的企业,又可以让它降级。中国资本市场在这种联通机制上很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上市公司良莠不齐的原因。

第五,长期以来在股票上市的过程中,行政干预的力度太大,不是以真正的市场化方式决定新股的上市和定价,造成炒新等不正常现象。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期待这个问题能够逐步得到解决。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真正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退市也会遇到很大阻力。

第六,对投资人保护不够,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比如虚假报告、大股东控制、内幕交易、一些中介机构的老鼠仓等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不信任,使得投资人没有办法判断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绩效,迫使投资人只能追求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