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補〕清海山仙館叢帖
2025年10月14日
〔增補〕清海山仙館叢帖
清海山仙館叢帖。清潘仕成以其所藏碑帖摹勒上石,於道光九年(1829)起,歷時三十七年,刻石數以千計。分《藏真初刻》至《四刻》凡五十二卷,《摹古》十二卷。唯貪多,審定不精,間有偽者。潘氏敗,刻石散失。部份後歸廣州博物館,計完好者七十八方。
另,《尺素遺芬》四卷五十九石,刻有潘氏與林則徐、吳榮光、黃爵滋、駱秉章等往來尺素,潘氏敗後不知所蹤。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共廣州市委裝修閱覽室時,鏟去牆皮突現真容,保存完好。據考,該石由汪精衛之妻陳璧君收得後,將其镶嵌在官邸「湖海亭」四壁,即此處也。汪氏敗後遂湮沒無聞,幸而復得,亦歸交廣州博物館收藏。
〔概述〕廣州美術館併入廣州博物館後,於一九八七年新建碑廊,鑲嵌陳列《海山仙館叢帖》遺石一百零八石。又於二〇〇六年擴建碑廊,鑲嵌陳列《尺素遺芬》及館藏部份明清有關廣州祠堂寺廟維修碑刻三十三種,還建碑亭重新矗立康熙《平定朔漠告成太學碑》。筆者留連碑廊,摩挲前賢手跡,感歎興廢。發現鑲嵌在牆上的《尺素遺芬》與馆中所藏舊拓装订本排序相去甚遠。再數之,則只有五十六石。遂於碑廊中細細搜尋,發現其中兩石混跡於《海山仙館叢帖》中,所缺一石蹤跡則無人知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