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絳題記(聞) 清翁方綱題詩 明朱學熙「坡仙遊寓」題字 宋蘇軾題記碑(聞) 清翁方綱集蘇書重刻蘇軾...

宋元絳題記(聞) 清翁方綱題詩 明朱學熙「坡仙遊寓」題字 宋蘇軾題記碑(聞) 清翁方綱集蘇書重刻蘇軾題記碑

《禺峽山志》云:「期雲館石壁刻至和乙未正月甲子,武林元絳行部過此。」此石刻久已不存。今寺中有石刻一段,剝泐之甚,惟露「重開生面」四大字,後題一行,隱隱不可辨識,惟一「元」字略可見。寺僧云即元絳筆也。按元厚之熙寧元年知廣州,又任轉運使。

昔東坡過此寺,謂溪水太峻,當少留之。於淙碧軒之北,作一小閘,瀦為澄潭。使人過閘上,雷吼雪濺,為往來之奇觀。若夏秋水暴,可為啟閉之節。用陰陽家說,寺當少富。僧如公言為之,即今飛泉亭處也。予去年大雨後於此觀瀑,見亭右石壁高處,隱隱有字,寺僧指為坡跡。因賦詩云:「攝衣步層石,一路吹松風。逕訪坡公跡,綠蘚纏蛟龍」云云,磨墨草書勒石於亭壁。今夏重來,拂拭苔蘚,椎拓出之,乃「坡仙遊寓」四字,非坡書也。字八分橫書,亦古雅,後題朱學熙,蓋即朱所書耳。寺僧語予,舊有坡書一碑云:「東坡居士渡海北還,吳子野、何崇道、穎堂通三長老,黃明達、李公弼、林子中自番禺追餞至清遠峽,同遊廣陵寺。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此碑久失,因並著於此,不可以予詩而傅會公字也。按此條本集作廣慶寺,乾隆辛卯七月,方綱集公書補刻於飛泉亭壁。

〔註〕廣東省博物館藏有《追餞東坡居士北還同遊清遠峽廣陵寺》碑拓片一份,未知是否翁之集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