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補〕清程子四箴碑

〔增補〕清程子四箴碑

清程子四箴碑,置於廣雅書院無邪樓前。碑高二點九八米,寬一點八五米。白石,篆書。汪鳴鸞書。「文化大革命」期間,該碑被抹上一層水泥,至今仍未恢復。碑文錄如左:

程子四箴

顏子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繇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子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視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閉邪存誠,非禮勿聽。聽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辯。言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動箴

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廣東學政、錢塘汪鳴鑾書(圖一四五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