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思迪題記

明李思迪題記

「洪武元年冬十二月,朝使汪公敬宗、啟宗,中書宣郎遊□〔註〕今見上兩字為「趙義」,奉上命出〔註〕脫「帑」字市馬至廣東,暇日遊□〔註〕缺字為「觀」星巖,命瓊山令李思迪□記,俾令〔註〕「令」字今見為「余」書之。董子〔註〕「董子」今見為「鑿工」刻□〔註〕缺一字是「完」,□〔註〕缺一字是「是」月念一日,廣東衛使閻望〔註〕「望」今為「整」偕行,李風、尚可久、□□〔註〕缺兩字今為「汪克」已丑春〔註〕「丑春」今見為「王泰」,南□〔註〕前兩字今見為「陶貴」陪傳〔註〕「傳」今見為「侍」,□〔註〕衍朝使汪公,宣郎趙公重遊於此,諸公咸命余書〔註〕缺「石」字以□□□〔註〕上三字為「紀歲月」,余因其詩〔註〕「詩」今見是「請」,□〔註〕缺一字是「遂」援筆而□□〔註〕缺兩字是「書之」。□〔註〕缺一字是「時」大明洪武七年,歲次甲寅二〔註〕「二」字今見是「子」月念一日,崧臺諸生□□□〔註〕缺三字是「黎之敬」書。」正書,字逕八分許。

〔註〕該刻高零點四米,寬零點四米,楷書,刻於石室巖洞內東壁,文字基本完好,與翁記有異,詳見文內夹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