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廱題詩
五言古詩二十四韻。後題云:「浚儀趙廱和仲以淳熙二年乙未來守肇慶,適當殫乏,後以拙直理郡事,日不暇給。逮丁酉孟秋秩滿,府僚俸給不積,車〔註〕翁記誤,「車」字當為「軍」字。據現拓本校,下同士廩餉如期。尤幸聖澤遠被,雨暘時若,歲事豐穰,□平盜弭。後使君過戌月未至,始得與郡官同遊茲巖,因賦詩,命刻諸崖以紀。時教授邱微之夢錫,節度推官權倅許通亨之,錄參傅濤次山,高要令范念祖德□〔註〕缺字為「修」,□〔註〕缺字為「司」法郡〔註〕翁記誤,「郡」字當為「邵」字。穆幹臣,□□□〔註〕缺字為「四會簿尉」、權同〔註〕翁記誤,「同」字當為「司」字,□〔註〕缺字為「理」字林章〔註〕翁記誤,「章」字當為「奉」字先紹□〔註〕缺字為「德」字,□〔註〕缺字為「高」字要簿李□〔註〕缺字為「汴」字師恍〔註〕翁記誤,「恍」字為「悅」字,尉黃補〔註〕翁記缺兩字,「季全」。金石焉都□□□□用□〔註〕此十字為「兵馬都監李濟巨川,監」押趙君〔註〕翁記誤,「君」字當為「善」字沖□□〔註〕缺字為「太和」,□〔註〕缺字衍同□〔註〕缺字為「巡檢」許復〔註〕翁記誤,「復」字為「浚少」兩字清,前之〔註〕翁記誤,「之」字當為「巡」字撿官良弼彥輔,寄寓、前東完邑宰孟□□〔註〕缺字為「栝幹」臣同來。□〔註〕缺字為「實」十月。□〔註〕缺字衍惟前教官其〔註〕翁記誤,「其」字當為「林」字致覺之,戒〔註〕翁記誤,「戒」字當為「戍」字官趙彥澪□□〔註〕缺兩字衍以數十日前離任,不與此行。□〔註〕缺字為「先」是郡守之子曰〔註〕「曰」字衍瀟曰伯清,湜曰伯正,泌曰伯淵,□〔註〕缺字為「浹」曰伯廣,□〔註〕缺字為「洽」曰伯潤,汲曰伯升,又〔註〕翁記誤,「又」字當為「女」字曰淑好、淑儀、淑□〔註〕缺字為「懿」字。」下缺十八字,〔註〕缺字為「曾奉其母劉來遊。劉氏,光烈之子,光世之侄」。行書,字逕寸許。
〔註〕該刻高零點九米,寬三米,刻於石室巖洞內西壁,文字基本可辨,與翁記去甚遠,故在文中以夾註校之。據《宋詩紀事本末》,趙廱乃宋代名相趙盾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