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補〕宋南琴題名
2025年10月14日
〔增補〕宋南琴題名
宋南琴題名。「熙寧元年仲春月,六至境內靖寇,侍禁南琴曾來三洲巖遊,題於石壁也。」隸書,現存完好,高零點四米,寬零點三五米。隸書筆法,字類道家書。南琴,內侍省宦官,嘉祐四年任監軍。(圖七十一)
〔概述〕昔日三洲巖,其名源自「蓬萊第三洲」,又名「仙翁島」。盤踞西江邊,巍峨峭拔,古樹長藤,山翠如城。巖下有洞,相傳葛稚川曾煉丹於此,祖無擇銘之曰:「康州之東七十里,有山焉,高不百仞。下有石室,窿窿然,洞洞然,哮豁靚深,可容數千人。兩旁有隙穴,俯僂以入,而復高明。大者如堂,小者如房,若窗若戶,妙達曲密,上棟下宇,得大壯之象,吾不知融結之始。有意而為之?其偶然耶?何怪奇詭異之如是!按郡牒云:三洲洞即此地也。」
自宋起,多有文人墨客遊覽題刻。如今,該巖大部已毀,新建肇梧公路(肇慶至梧州)沿江劈山而過。三洲巖,殘石一軀,蝸居公路內側,去江岸千米,周圍爛泥臭水。有村民於殘洞內亂置拙劣之觀音像供上香,難復勝概。
據考三洲巖原有宋至清題刻二百多種,有一百七十多人留題。百餘年開山取石,毀去大部,現存八十六種,惜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