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二十年重刻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清梁國治重刻韓文公廟碑 宋蘇軾潮州韓 文公廟碑(聞) 元摹刻蘇軾韓文公廟碑 碑陰元重修韓山書院記略
潮州韓文公廟碑。元祐七年三月己酉,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知揚州軍州事、充淮南東路鈐轄蘇軾撰,明成化二十年春三月,重刻於石。提舉廣東市舶、前翰林侍講學士、古渝江朝宗撰記,敍重建祠宇刻石之事,云蘇碑經兵燹傾圮,弗立二百年於茲矣。然此石亦已泐其半,近惠潮道梁瑤峰國治又手書刻之,甚端楷。
有言蘇公原碑在道廨旁韓祠者,戊子春始訪得之,拂拭積苔,稍辨字畫,乃亦非原石也。字摹蘇而不工,末具書「至正丁未春,江西省左右司郎中、兼潮州路總管、兼管內勸農防禦事、靈武王那」,以下不可辨。按潮志是「王那木罕」。碑陰作翰撿討孟揚之父也。此碑之陰刻重修韓山書院記略,至正丙午訖工,明年春王月晉安劉嵩記,福建省照磨張泰書。
〔註〕明成化二十年(1484)重刻東坡撰《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今仍存祠內,文字剝泐已甚,幾不能辨,高一點九七米,寬一點二米。梁國治乾隆二十四年(1759)書刻之《重建韓山書院記略》今仍存祠內,高二點一九米,寬一點零九米,稍泐。元摹蘇書《潮州韓文公廟碑》,原在韓山書院內,後書院毀,遷至西湖建亭置之。抗日戰爭後期,日軍盜碑,未及運走即告戰敗投降,遂委棄於地。一九四九年後於葫蘆山重建「新蘇亭」以庇之,惜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僅存殘骸。晉安劉嵩記《重建韓山書院記略》在蘇碑碑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