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戏剧的歌剧》简介
《作为戏剧的歌剧》这本书是由.(美)约瑟夫·科尔曼 作;杨立青总主编创作的,《作为戏剧的歌剧》共有63章节
1
译者序 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
在所有“舶来”的音乐体裁中,“opera”或许最令国人感到陌生。别的暂且不提,单单“opera”被翻译成“歌剧”,便可看出其中存在误解。“opera”一词原本并...
2
新版前言
纵观歌剧史,有很多人对歌剧的戏剧潜能持严肃态度,但对此不以为然者也大有人在。过去30余年间,《作为戏剧的歌剧》一书似乎有助于保持严肃立场的生命力。笔者希望此书的...
3
初版前言
感谢《哈得逊评论》(The Hudson Review)、《歌剧新闻》(Opera News)、《高保真》(High Fidelity)以及《党派评论》(Par...
4
第一章 序:作为戏剧的歌剧
...
5
1
这个标题令人联想起瓦格纳,对此我不作辩解。本书与瓦格纳的立场相去甚远,但其中所阐发的论点确是瓦格纳的主要理论声明和19世纪的重要歌剧宣言——《歌剧与戏剧》——中...
6
2
作为戏剧的歌剧。那么戏剧究竟是什么?有很多一般性的答案。但所有答案都可能失之偏颇。我想首先略举一些不是戏剧的东西,随后提出类比例证。戏剧绝对不是情节的有效安排。...
7
3
我提出这种歌剧观,但绝不妄称这是一个新颖的创见。这是一种使歌剧批评保持了三百五十余年生机的见解,一种至今许多人可能仍然坚持、但是并不积极坚持的观念。也许很少有人...
8
第二章 奥菲欧:新古典的憧憬
...
9
1
起初,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戏剧的憧憬——希望音乐的合作给戏剧带来新的生气。怀疑随即而至。 这种憧憬本身标志着文艺复兴音乐思辨与音乐实践整体趋势的至高点。16世纪,音...
10
2
现存最早的两部歌剧是分别由贾科波·佩里和尤利奥·卡奇尼作曲的《尤丽狄茜》。该脚本原是一个田园剧,作者是里努奇尼——巴尔迪伯爵的“卡梅拉塔会社”中的一位佛罗伦萨人...
11
3
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开始场景迅速显示出,音乐在一百五十年间的进步。作曲家用一曲哀悼尤丽狄茜的葬礼合唱立刻深入到整个故事的心脏。蒙特威尔第处理这种沉重的...
12
4
英雄歌剧——巴罗克艺术形式的精髓。在蒙特威尔第向世人突然显露这种形式的价值时开始了它的生命。当格鲁克在其自身的界限范围内进行创造性转化时,这个伟大的传统达到终点...
13
第三章 黑暗时代
...
14
1
从蒙特威尔第到格鲁克,这期间是歌剧的伟大时代。歌唱技艺、布景设计、歌剧音乐和脚本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呈现空前的繁荣。脚本和总谱的数量汗牛充栋。任何作品一经写...
15
2
17世纪的意大利,歌剧破土发芽,很快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兴盛起来。到1680年,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对于威尼斯八家歌剧院的观众而言,似已无可救药地陈旧过时。然而在...
16
3
那么,珀塞尔的意大利同代人又是怎样迎接挑战的呢?这很难说。1690年,每部歌剧都要包括70个左右的咏叹调,即使是意大利作曲家中最富热情的戏剧家面对这样的传统惯例...
17
4
巴罗克的音乐戏剧具有后世的歌剧再也无法企及的纯粹性和饱和度。这些特质正好与其剧作法的严密方正、单纯明了相对应。我们在格鲁克的剧作中仍能感受到这些特质。但是,以后...
18
第四章 动作与音乐连续体
...
19
1
戏剧的基本呈现方式是动作,而在音乐戏剧中,富于想象的表现媒介是音乐。因而,动作与音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必然成为歌剧剧作实践中永恒的中心问题。如何解决这...
20
2
例如《唐乔瓦尼》第二幕近开始时的三重唱。多娜·埃尔维拉在西班牙浪漫气息中走上阳台,沉浸于自己的复杂心绪中。对于那个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唐乔瓦尼,她心怀愤恨但又无法...
21
3
依爱德华·J·登特[5]这位优秀的莫扎特歌剧批评家的看法,这首三重唱可能是《唐乔瓦尼》整部歌剧中最美妙的一个分曲。对此我没有异议。我在这里对这首分曲进行分析,目...
22
4
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重唱往往出现在每幕的结尾,即“终场”(finale)。在这些终场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动作被融入音乐连续体中。18世纪的作曲家将音乐凝聚...
23
5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咏叹调中,莫扎特和贝多芬也采用了类似于重唱的手法,在其中渗入了“心理动作”。 自佩尔戈莱西的时代之后,意大利谐歌剧的作曲家便能自如地写作轻快的...
24
第五章 莫扎特
...
25
1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18世纪末关于动作与音乐连续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完美境地。莫扎特不仅完善了新的歌剧剧作法,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写作大规模戏剧的罕见天才,并且...
26
2
《伊多梅纽》作为混杂血缘的严肃结晶,确实让人回想起本书第三章所讨论过的作品,如《狄朵与埃涅阿斯》和巴赫的第78号康塔塔《耶稣,我的灵魂》。但是,珀塞尔和巴赫生活...
27
3
同样的评价也适用于莫扎特在维也纳写的第一部剧作《后宫诱逃》。德语歌唱剧在歌剧体裁类型中地位不高。考虑到这一点,这部歌剧中的天才创意甚至比《伊多梅纽》更明显,但戏...
28
4
《费加罗的婚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才气和运气刚巧碰头。莫扎特接下去的两部歌剧既没有运气,又不合时宜。《唐乔瓦尼》和《女人心》不具备《费加罗的婚...
29
5
从嘲弄感情的角度看,《女人心》的脚本过于完美,莫扎特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处理;另一方面,《唐乔瓦尼》的脚本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以至于任何作曲家都无法进行弥补。 今天...
30
第六章 《奥赛罗》:传统歌剧与莎士比亚的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