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09月28日
1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18世纪末关于动作与音乐连续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完美境地。莫扎特不仅完善了新的歌剧剧作法,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写作大规模戏剧的罕见天才,并且在风格上不断发展。对许多人来说,他生命最后几年中写就的四部著名歌剧,至今仍是音乐戏剧的典范。
19世纪对这些作品不以为然。但由于赫尔曼·莱维(瓦格纳作品的指挥家)、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托马斯·比彻姆等人的努力,这些作品得以重回舞台。爱德华·J.登特在这其中也功不可没,他于1913年出版了著名的“批评研究”《莫扎特的歌剧》。此书好评如潮,影响深远,之后的大量莫扎特专著中至今尚无出其右者。两次大战之间,英国的格林德伯恩(Glyndebourne)建立了一个类似瓦格纳的拜罗伊特的莫扎特“朝拜圣地”。今天,任何大型歌剧院的演出季节目单中一定包括《费加罗的婚姻》、《唐乔瓦尼》、《女人心》和《魔笛》——至少其中一部。这些作品处于我们歌剧体验的中心。
近年来,歌剧保留剧目的地带又有新的扩展,加进另外两部莫扎特的作品:他最后的两部意大利正歌剧。我们耳濡目染《费加罗》和《魔笛》,自然认为莫扎特是喜歌剧大师。但是,在他去维也纳之前的少年和青年时期,莫扎特写作了十多部歌剧作品,其中至少一半属于正歌剧或相关的体裁类型。1781年,莫扎特25岁写成的《克里特国王伊多梅纽》是他到那时为止所写的最杰出的音乐——包括非歌剧作品在内。然而这部作品一直没能在舞台上站稳脚跟。十年后(莫扎特卒年)的《狄托的仁慈》专为布拉格的一次王朝庆典所作。开始它惨遭失败,但有段时间相当成功,赢得了不错的声望,随后又在保留剧目中消失。
在讨论莫扎特的维也纳歌剧之前,首先应看看《伊多梅纽》。这使我们越过前一章,重又滑回到歌剧的“黑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