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节以地方高水平大学为研究对象,并将艺术类、体育类高校从样本中剔除,因内蒙古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尚无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最终确定的研究对象共38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3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5所,共134个学科上榜。选取ESI中的论文总数Y1(篇)、引文总数Y2(次)、热点论文数Y3(篇)、高被引论文数Y4(篇)、ESI学科数Y5(个)作为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2019年9月相关资料。

(二)因子分析

(1)适用性检验。运用SPSS 25.0软件统计发现,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值在0.6以上;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81.307,相伴概率P值接近0;KMO值为0.765,根据KMO的度量标准可知,原始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提取。依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2个因子后发现,原有变量的共同度值均在0.9以上。第1个因子的方差贡献为4.429,解释原有5个变量总方差的88.585%;第2个因子的方差贡献为0.329,解释原有5个变量总方差的6.577%,2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162%。根据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写出因子分析模型为:

(3)因子命名。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后发现(见表3-19),论文总数Y1、引文总数Y2和ESI学科数Y5在F1因子上载荷较高,可将其解释为“规模因子”;热点论文数Y3和高被引论文数Y4在F2因子上载荷较高,可将其解释为“质量因子”。

表3-19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4)因子得分。运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系数(见表3-20),写出因子得分函数:

进而,得出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综合得分函数为:

表3-20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按照公式(4)计算38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综合得分F,本书只列出综合得分前10名(见表3-21)和后10名(见表3-22)的高校(完整排名见附录4)。

表3-21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高校名单

(续表)

表3-22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综合得分排名后10的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