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直属高校学科发展策略

四、工信部直属高校学科发展策略

工信部直属的7所高校作为我国国防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代表,应当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强化国防行业特色,引领尖端领域方向。在保持工学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理科研究水平,选择性发展一流文科,促进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应积极促进七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联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携手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学府。

(1)保持学科精度。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始终处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先导性、带动性作用。工信部直属七校都是具有国防行业背景的院校,行业特色是立校之本。优势决定地位,特色彰显价值,必须始终瞄准国家国防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建设具有“高精尖”不可替代的高水平学科,力争将现在前5名的学科都打造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顶尖学科,在国防科学技术和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2)拓展学科宽度。“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能力”。“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缺失是由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又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被延续甚至加剧的”[104]。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人文社会学科竞争力水平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没有人文学科丰沛的学术滋养,理工学科有可能沦为技术化、工具化学科从而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105]。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清华大学的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和艺术学均为全国前十名,经济学和文学也位列全国前20名。因此,为建设一流大学,工信部七校必须重视发展人文社会学科,制定科学的文科发展规划,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优质资源,建设一流文科,力争使1~2个人文社会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

(3)推动理科崛起。理科是科学的生命,没有深厚的理科,就不可能有尖端的工科。理科的原始基础理论创新往往会极大促进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纵观国内外的一流的工科大学,大多都有卓越的理科作为支撑。如“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在美国民间或新闻媒体所进行的大学学科排名中,基本上都列全美第一,数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也都排在前10名之内”[106]。清华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四个理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分别列第5、4、6、1名,工学门类下20个一级学科全部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有11个学科为第一名。国内学者有研究表明:“我国一流大学理科整体的质量水平仍然明显低于美国一流大学水平”[107]。因此,推动实施“理科崛起”战略,是工信部直属七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4)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工信部直属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一种“超长板效应”,即“在合作共同体中的每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会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甚至会通过合作中的互动,最终实现所有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共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08]。七校的学术水平各有伯仲,专业特色各有所长。可考虑建立“工信部直属高校联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享教学科研平台,全面加强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5)树立学科品牌。“学科品牌是学科表象形象与深刻内涵的有机结合,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战略性资产,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06]。树立品牌观念有利于维护学科的良好形象,不断扩大学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谋取竞争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增强辐射作用。因此,增强学科“品牌”意识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工信部七校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品牌特色学科,如哈工大、北航和南航的航空宇航学科群、北理和南理的兵器技术学科群、西工大的“三航”学科群、哈工程的“三海一核”学科群。应当树立品牌学科优先发展的理念,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有计划地组成高水平学科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品牌学科,达到引领、指导传统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