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ESI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数量较少
河北省高校仅有10个学科进入ESI前1%,占全国高校ESI学科总数的1.2%,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列第20名。在东部11个省份中位居倒数第二名(海南省还没有ESI学科),河北省的ESI学科数量不仅落后于湖北、湖南、黑龙江、安徽、吉林和河南6个中部省份,甚至也落后于陕西、四川、重庆和甘肃4个西部省份。全国28个省份的高校共计拥有846个ESI学科,省均学科数30个,河北省高校的ESI学科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高校拥有547个ESI学科,省均学科数为54.7个,河北省高校的ESI学科数不及东部地区均值的五分之一。
(二)学科领域较窄
河北省高校的10个ESI学科涉及6个学科领域,分别为化学3个、材料科学2个、临床医学2个、工程学1个、农业科学1个、植物学与动物学1个。ESI学科领域共有22个,河北省高校仅涉足其中6个,占比为27%。值得关注的是,ESI的22个学科中有9个属于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河北省高校的ESI学科多为传统学科领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7个学科领域还没有实现突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资助比例中,生命科学的资助比例约占三分之一,远高于其他6个领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投入生命科学的研发经费均达到或接近科技总投入的50%左右”[114]。据统计,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院士在美国科学院中占47%,在中国科学院中占20%。河北省高校应高度重视生命科学学科建设。
(三)学科水平较低
从河北省高校ESI学科的世界排名来看,总体上10个ESI学科的世界排名均较为落后,没有一个学科进入ESI前1‰。如表4-10所示,排名最高的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世界排名3.35‰,燕山大学的工程学紧随其后,世界排名4.75‰,再次为燕山大学的材料科学,世界排名5.43‰。其他7个学科的世界排名均在6‰以外。有4个学科世界排名在9‰以外,2个学科世界排名在8‰~9‰之间。学科排名越靠后,则学科发展态势越不稳定。如,2017年3月河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学曾进入ESI前1%,但排名在9‰以外,两个月后,ESI数据库更新后,该学科又跌出了ESI前1%。由此可见,河北省高校ESI学科建设质量仍然较低,学科发展态势尚不明朗。
表4-10 河北省高校ESI学科排名位次变动(2017.3—2017.5)

(四)学科潜力较弱
为了对各高校ESI学科发展潜力进行预测,首先对一个概念加以明确:学科潜力值。
计算公式为:
![]()
学科潜力值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某学科进入ESI前1%的接近程度。应用该公式,根据2017年5月份数据,对河北省拥有ESI学科的7所骨干高校的后备优势学科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4-11。可见,学科潜力值大于90%的仅有2个:河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学、河北农业大学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潜力值处于80%~90%的有4个,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的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燕山大学的化学,河北大学的材料科学。总之,河北省高校有实力冲击ESI前1%的学科数仅为上述6个,其他学科潜力值均低于80%,距ESI学科的阈值相差还比较大。
表4-11 河北省七所高校ESI前1%学科潜力值分析

注:●表示已进入ESI前1%的学科;百分数表示距ESI学科阈值的接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