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分析

一、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分析

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至今已完成四轮评估。2012年的学科评估受到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加。除2所“211高校”外,其他“211高校”“985高校”均参加了评估。

5所高校共有52个一级学科参加评估。本节选取七个核心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进行研究,这些学科分属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四大门类。2012年五校共计30个核心主干学科参评,其评估得分、排名及位次见表4-4和表4-5。

表4-4 教育部直属财经类高校主干一级学科评估得分

注:“-”表示该学科2012年未参评,“*”表示该得分是基于部分学科评估得分的计算值。

表4-5 教育部直属财经类高校主干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及位次

注:“-”表示该学科2012年未参评。

(一)学科评估得分

5所高校中,上财、央财、中南财有7个学科参评,外经贸和西财分别有5个、4个学科参评。以总分为第一因素、平均分为第二因素对5所高校主干学科得分降序排列,结果为:上财>央财>中南财>外经贸>西财。排名第一的上财总分和平均分比排名第二的央财高出12分和1.72分;央财和中南财的总分和平均分相差不大;西财虽然因为参评学科少致使总分低于外经贸,但由于学科发展较为平衡,平均分反而比外经贸高3.3分。

从学科角度看,5所高校中上财占据了4个学科得分第一名,分别为: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且有3个学科得分在80分以上;央财和中南财各拥有2个得分排名第一的学科,但两校均只有1个学科得分在80分以上;西财虽然没有得分排名第一的学科,但是却有2个得分高于80的学科;外经贸既没有得分排名第一的学科,也没有得分高于80的学科。

综上,2012年学科评估中上财表现最佳,其次为央财和中南财,再次为西财,外经贸相对表现最差。但是,5所高校却没有一个学科得分达到90分以上。单个学科得分最高的央财的应用经济学也仅为85分;从各校学科得分均值来看,即使平均分最高的上财也仅为75.86分,学科水平仅处于中等水准,所以教育部直属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学科评估排名及位次

(1)学科排名。5所高校中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计7个,占参评主干学科总数的23%。从全国十强学科的高校分布看,上财有4个,分别为理论经济学(第10名)、应用经济学(第6名)、统计学(第4名)和工商管理(第8名);央财、西财和中南财各有1个,分别是:央财和西财的应用经济学(第2和第6名)、中南财的法学(第8名)。外经贸没有位于全国前十的学科,该校排名最靠前的学科为应用经济学(第12名)。

从学科角度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拥有排名前十的学校最多,为3个(上财、央财、西财);理论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和工商管理等四个学科拥有排名前十的学校各有1个;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两个学科则没有1个位居前十的学校,这两个学科排名最高的是中南财的公共管理(第18名),排名最低的是中南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第70名)。

总体而言,7个学科得分排名顺序为: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2)学科位次。5所高校跻身全国高校前10%的学科也为7个。从前10%学科的校际分布看,上财有3个,分别是应用经济学(6.8%)、统计学(4.6%)、工商管理(6.9%);西财有2个,分别是应用经济学(6.8%)、工商管理(10%);央财有1个应用经济学(2.3%);中南财有1个法学(9.3%)。外经贸没有位于全国高校前10%的学科。

从学科角度看,同样是应用经济学拥有居全国高校前10%学科的高校最多,为3个(上财、央财、西财),且5所高校中排名最靠前的学科是央财的应用经济学(2.3%),与北京大学并列全国第2名,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拥有全国前10%学科的高校有2个(上财、西财);法学、统计学拥有全国前10%学科的学校各有1个;然而,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三个学科没有一所排名居全国前10%学科的高校。

7个学科排名位次顺序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学科发展总体评价

通过上文对5所财经类高校参评核心主干一级学科评估得分、排名及位次的分析,可以对这些高校的学科发展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1)经济学科强,管理学科弱。按学科得分排名分析,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均位于7个学科的前两位。其中,应用经济学的学科排名和位次在7个学科中表现最佳,拥有排名全国前十和前10%学科的高校最多,且五校中有3所的应用经济学排名跻身全国高校前10%,五校应用经济学排名全部进入全国高校前20%,平均排名为第9名,平均位次为前9.9%。从学科布局来看,5所高校全部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一级博士点,且五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绝大多数属于经济学门类。

无论从学科排名还是从学科位次来看,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都位于7个学科的最后两位。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得分的均值分别为70、68,平均名次为第24、第55,平均位次仅为前39.6%、53.6%。从学科布局分析,五校中仅有上财和西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仅有中南财1所高校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博士点,管理学一级学科点布局不全。综上,五校的管理类学科在全国仅处于中流水平。

(2)应用经济强,理论经济弱。从学科评估得分来看,理论经济学得分均值为74.5分,应用经济学得分均值为81分,两者相差6.5分;从学科排名来看,理论经济学平均排名为第15名,仅有1所学校进入前十名。而应用经济学的平均排名为第9名,有3所学校进入前十名;从学科位次来看,理论经济学平均位次为全国前27.3%,没有一所学校进入全国前10%,排名最靠前的上财也仅为前18%,即有近五分之一的高校排名位于其前。应用经济学的平均位次为全国前9.9%,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校排名位于其前。有3所学校排名进入全国前10%,央财的应用经济学与北大并列全国第2名。

五校的经济类学科都存在“重应用,轻理论”的问题,反观理论经济学科排名领先的人大、北大、复旦、南开等高校,其应用经济学排名也都位于全国前列。理论经济学可比作地基,没有深厚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和后盾,应用研究的大厦也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只有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共筑经济学研究的宏伟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