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冈岭云与中国

二、田冈岭云与中国

田冈岭云是日本著名的评论家、思想家和作家,1870年11月21日出生于高知县土佐郡石井村。自童年时期开始他就受到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1882年从小学中途退学,进入立志社经营的高知共立学校学习,同时加入市内民权结社之一的岳阳社,开始尝试政治讲演。他1890年1月入京,进入水产传习所(今东京水产大学)学习,受教于内村鉴三,翌年9月考入文科大学(今东京大学)汉文科,在学期间撰写了批判山路爱山俳句论的评论文章,开始了评论生涯。1894年大学毕业,田冈岭云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东亚说林》,但是不久后停刊,此后曾任《青年文》的主笔,同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1896年5月,他离开东京去冈山县津山中学任汉语教师,翌年11月因为失恋返回东京,担任《万朝报》记者,同时兼任《文库》作者。这一时期,田冈岭云主张进行明治维新后第二次革命,彻底推倒藩阀,并认为罢工是有效的手段之一。1899年3月,他出版第一部评论集《岭云摇曳》,一个多月竟然畅销两万余册,一时名声大振。同年,田冈岭云受东藤田豊八推荐,决定赴上海在罗振玉经营的日本语学校担任日语教师。藤田豊八是田冈岭云东大时期的校友,比田冈岭云低一年级,二人关系密切。藤田豊八比田冈岭云早两年来到上海,结识了倡导近代教育的罗振玉,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曾获得一枚清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6月5日,田冈岭云从长崎乘船出发,经过两天的航行抵达上海。这一时期,田冈岭云与汪康年、唐才常等康有为派的政客文人交往密切。在上海期间,田冈岭云在思想上彻底从天皇制信仰中解放出来。1900年6月4日,田冈岭云因病回国。

1899年秋天,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日本称北清事变)爆发。中国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对华渗透侵略日益加重、对清廷控制日益加深,在中国北方发生了以华北农民和部分清军为主体,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及基督徒的保国保种暴力运动,并间接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是主要侵略者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各大媒体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特派记者。1900年6月23日,田冈岭云接受《九州日报》主笔白河鲤洋的劝诱,作为《九州日报》的特派员赴中国进行战地报道,同年7月16日回国。短短三周多的时间里,田冈岭云写了多篇具有反战色彩的文章发表在《九州日报》上。1900年9月,这些从军纪行以“战袍余尘”为题和宫崎来城的《强歟弱歟》编成一册,以“侠文章”为题出版。后来《战袍余尘》改名为《北清杂感》,收录在《岭云文集》中,其中反战色彩较强的17篇被删掉了。

1900年8月,田冈岭云出任冈山《中国民报》主笔,翌年春天在《中国民报》上揭露冈山县知事贪污,结果却以“官员侮辱罪”被起诉,一时无辜蒙受牢狱之灾,这期间他写出了《下狱记》。1903年秋天,日俄关系愈加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时的田冈岭云虽然也时常给倡导非战论的《平民新闻》投稿,但是另一方面从所谓的“亚洲解放”的观点出发也支持开战论,由此可见田冈岭云当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日俄战争的侵略本质。1905年4月,他的包含社会主义研究文章的第四部评论集《壶中观》在刊行之前被禁止发售。此后一直到田冈岭云去世为止,除了第五部评论集之外,他几乎所有的著作都被禁止公开出售。同年9月,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之时,田冈岭云第三次来到中国,担任江苏师范学堂教师,1907年因病回国。1911年6月开始,他在《中央公论》连载自传《数奇传(命运多舛传)》,1912年9月7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