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谷雄高与中国
埴谷雄高是日本著名的评论家、作家,同时也是日本战后派作家的主要成员之一。埴谷雄高1909年12月19日出生于我国台湾新竹。埴谷雄高的原名是般若豊,雄高是其笔名,据说是源自台湾“高雄”这一地名。埴谷雄高祖籍福岛县的相马郡,祖父是相马藩的武士。父亲埴谷三郎一开始作为税务官赴当时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工作,不久进入台湾制糖公司工作,转任屏东、桥子头、高雄、三嵌店等地。幼年的埴古雄高便跟随父亲辗转于台湾各地。他的幼年在屏东地区度过,6岁时进入桥子头普通小学,8岁时转入高雄小学,9岁时再次转校,进入三嵌店小学。埴谷雄高自幼酷爱读书,上小学时经常从台湾制糖公司的职员那里借书阅读,翻阅了大量的推理小说,其间还阅读了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小说的绘本。12岁时从三嵌店小学毕业,考入台南第一中学。同年,父亲从台湾制糖公司辞职,定居东京。翌年,埴谷雄高也从台湾移居东京,并转校到东京都丰岛区的目白中学。目白中学是一所具有自由学习气氛的学校,埴谷雄高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社科书籍,这也成为他日后加入日本共产党的诱因之一。
1927年,埴谷雄高从目白中学毕业,由于罹患结核病,加上升学考试失败,所以休学一年,翌年才进入日本大学预科。1928年,正值日本工人运动的高潮期,埴谷雄高逐渐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地下运动。1930年,校方以其缺课过多为由勒令埴谷雄高退学。1931年春天,埴谷雄高加入了日本共产党,但是仅过一年就被日本当局抓捕入狱。1933年,埴谷雄高在狱中被迫转向(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四年执行,同年11月出狱。
1939年,埴谷雄高与平野谦、佐佐木基一等人创办同人杂志《构想》。同年冬天至翌年春天,埴谷雄高故地重游台湾,其间主要住在台北的姐姐初代家里。在姐姐家里,埴谷雄高收到了日本寄来的《构想》的创刊号,在去台北郊外的草山旅游时一直随身携带这本创刊号。翌年春天,埴谷雄高回国。回国后,他写了《台湾游记》,1940年发表在杂志《南画鉴赏》的第8期上面,后来又被收入作品集《莲花与海啸》。这次台湾之行也成为埴谷雄高日后创作小说《太空(虚空)》的契机。埴谷雄高在《台湾游记》中着重描写了纱帽山和附近的温泉地。在作者的笔下,纱帽山是一座美丽无比的山峰:“从我位于温泉地草山的房间的窗户可以眺望纱帽山。扣着圆形帽子的这种山的形状恐怕是日本最美丽的山峰形状之一吧。我经常绕着与纱帽山相对的山的山麓,一直步行到山里面的大屯旅馆。无论从那条山道上的哪一点、哪一个角度眺望,碧空下呈现出来的坡度缓和的纱帽山的弧线都是美丽的。”[10]作者对纱帽山的喜爱溢于言表。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而且埴谷雄高出生在台湾,一直到13岁时才移居东京,所以1939年游台湾时就如同回家乡,丝毫没有“出国旅游”的感觉,而且想当然地错把台湾当成了日本的领土,还把纱帽山当作“日本最美丽的山峰”之一。纱帽山海拔高度600多公尺,位于现今的阳明山公园,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也是本区大屯火山群最后一座活动的火山。由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构成,属于典型的锥状火山,所以在埴谷雄高看来如同扣着圆形的帽子。而作者笔下的草山,是阳明山的旧称,因盛产茅草而得名,在台北市北郊,位于七星山之南,纱帽山东北,磺溪上游。
附近青山翠谷,原野开朗。当时的草山因为没有得到开发还比较清幽,如今辟有阳明山公园,分前山公园和后山公园。还有中山楼、阳明山庄、阳明湖、小隐潭、阳明瀑、快雪亭、永河台等风景区,是台北著名风景区。埴谷雄高还特地提到当时的温泉地小镇因为没有女招待,而且旅馆稀少,道路上人影稀稀拉拉,所以非常静谧。埴谷雄高在游记中还提到,“据说在纱帽山的密生树林曾经遭到过砍伐。听说直接原因是因为美丽的山峰会成为毒蛇的栖息地而变得危险”[11]。巧合的是,传说日军曾经在纱帽山附近建造一座毒蛇研究所,其中饲养了许多毒蛇,当日本人离开台湾的时候,蛇群回归了山林,因此纱帽山曾有许多蛇,尤其是毒蛇,但是光复初年生活困苦,有很多人为换得温饱捕蛇贩卖,因此渐渐的,纱帽山区蛇踪已经难以寻觅。
1940年春天,埴谷雄高回到日本,之后再也没有到过台湾。1945年10月,日本战败后不久,埴谷雄高和平野谦、本多秋五、荒正人、佐佐木基一、山室静、小田切秀雄等人一起商议创刊新杂志,结成新的文学团体,并于12月20日完成《近代文学》的创刊号,翌年1月10日公开发行。与此同时,埴谷雄高的长篇小说《死灵》开始在《近代文学》上连载,《死灵》这部巨著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学界了地位。埴谷雄高于1997年2月29日因脑梗死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