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住宿、饮食、观剧及其他活动

五、在杭州的住宿、饮食、观剧及其他活动

(一)住 宿

在《西湖之月》中,主人公“我”在火车上向邻座的男子打听杭州有没有西洋人或日本人开的旅馆,对方回答说没有,然后推荐了两家中国人开的最好的酒店:新新旅馆和清泰旅馆。新新旅馆1913年开业,是一幢二层西式小楼,由宁波籍商人董锡庚创建,是民国时期西湖周边最早营业的几家旅店之一,生意比较兴隆。1922年在原有旅馆旁边又新建五层西式旅店,新建的新新旅馆成为杭州最为豪华的旅馆之一,从此在业界声名愈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省人民政府第四招待所”“杭州新新饭店”,2000年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21年芥川龙之介来杭州旅游时住宿的就是新新旅馆。清泰旅馆分为清泰第一旅馆和清泰第二旅馆。清泰第一旅馆在杭州城站附近,清泰第二旅馆紧邻西湖。谷崎润一郎在杭州旅行时入住的是清泰第二旅馆。清泰第二旅馆始建于1910年,由张恂伯等人创建。1916年孙中山来杭州视察时曾下榻于此。清泰第二旅馆经过屡次更名,后改建为汉庭快捷酒店西湖仁和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谷崎润一郎对清泰第二旅馆的内部环境比较满意:“正如火车上的商人告诉我的那样,虽是中国人经营的旅馆,却非常整洁干净。整个建筑都是西式风格,有阳台的一侧的十几间客房门口,都一一放置着植有菊花的花盆,房内的设施也一应俱全,床的摆设样式等令人相当满意。”另外,谷崎润一郎对清泰第二旅馆的外部环境也比较满意。“在阳台下是一个庭院,莲池的四周遍植了柳树、山茶树和枫树。池边有个小小的六角亭,从亭子的石阶到亭内的石板地上,摆放着很多盆菊花。围绕庭院的粉墙上爬满了藤蔓。”[52]而且从阳台可以眺望西湖的美景。只是房间里没有浴室设备让谷崎润一郎感觉不便,只能在每晚去旅馆附近的澡堂泡澡。据《诗词自话》记载:“清泰旅馆或西湖旅馆,三万六千元(三元六角)便可开带浴室的房间。”[53]由此推断,清泰第二旅馆并非全部房间都有浴室,谷崎润一郎当时住宿的应该是不带浴室的普通客房。另外,小说中提到旅馆的侍者会讲几句英语。但是谷崎润一郎的英语不是很好,有时和侍者沟通并不顺畅,因此发生过尴尬的事情。据谷崎润一郎在《厕所点滴》中回忆[54]:

有一次在杭州,在一家中国人经营的酒店里,我忽然闹肚子,问“厕所在哪儿”,他倒是直接领我去了,不凑巧的是那里只能小便。我困惑不已。因为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教过“大便处”的英文。我只好问:“另一所厕所在哪里?”侍者显出大惑不解的样子。如果是其他事情,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说清,可这种事我实在没有勇气示以手势。如此一来,就更加憋不住了。

(二)饮 食

接下来探讨一下谷崎润一郎在杭州的饮食情况。1919年10月谷崎润一郎回国后不久,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发表了一篇散文《中国的菜肴》,文中提到因为和中华料理名店“偕乐园”的老板是同学,经常能品尝到中国料理,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中国菜。……因而这次到中国去,饱尝本土地道的中国菜肴就成了我的一大乐趣”[55]。那么谷崎润一郎在杭州的饮食情况如何呢?在开往杭州的火车上谷崎润一郎吃了一顿“滋味拙劣的西餐”[56]。那么他到底吃了哪些东西呢?据文献记载:“翻看民国铁路餐车菜单,大都是西餐,如三文鱼、沙丁鱼、牛扒、猪排、咖喱鸡饭、番茄鸡丝饭等;酒水也是西式的,如威士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57]可以说当时餐车上的西餐种类十分丰富。谷崎润一郎来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美食比较中意,但是西餐没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谷崎润一郎在《秦淮之夜》中有这样的表述:“来到中国后觉得又贵又难吃的是西餐和日本料理。尤其是中国人做的西餐,那难吃的程度真是不堪言说。”[58]当时,三等车的乘客是不允许进餐车用餐的,因此各个车站的小贩借机向三等车厢的客人兜售各种小吃。如果谷崎润一郎乘坐的是三等车厢,那么就可以品尝到许多中国地道的小吃了。

在《中国的菜肴》中,谷崎润一郎对中国南北方的美食做了一个总结:“总的来说,在北方,北京的菜最好。”[59]当然,这里所讲的“北京的菜”是指谷崎润一郎在北京吃的菜,实际包含着山东、广东、四川等各地的菜肴。尤其是在“新丰楼”吃鲁菜的时候,500多种菜品让其震惊不已,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南方,我觉得中国菜做得好的第一要数南京,其次是杭州。”[60]南京的河虾和河蟹给谷崎润一郎留下了美食记忆,但是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重点回忆了杭州的美食:

在杭州我曾去过颇为高级的菜馆,但记忆中,一些乡村小店的东西滋味也相当不错。有一种用鸭蛋做成的皮蛋,近来也有不少进入了日本的市场,在中国,皮蛋到处有卖,出外旅行时,也可像日本的白煮鸡蛋那样用来代替饭食。我下榻在杭州的旅馆时,早饭时常吃皮蛋。那一带鸡蛋一个三四分钱,吃几个蛋,再吃一些炒饼,就可当作一顿早饭了,也不必再吃面包。到了晚上,可在日本的乌冬面馆、莜麦面馆那样的地方吃一顿粥饭,那个我记得也是一碗两三分钱。和日本的粥完全不一样,不是那种给病人喝的粥,而是放入了鸭肉等一起煮的,很适合于寒冷的夜晚吃,不过有一股怪怪的生油气,如果改良一下,把这味道去除了的话,也会合日本人的口味吧。

作者提到在杭州的旅馆早餐时经常吃皮蛋和炒饼,《西湖之月》中也提到在到达杭州第二天的早上“以杭州的名产火腿当菜吃了炒饼”[61]。这里所说的火腿笔者猜测大概是浙江名产金华火腿。前文提到的“鸡蛋”按照文脉推测,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上文提到的“皮蛋”。另外,作者还提到一种含有鸭肉的粥饭,应该就是南方常见的鸭肉粥。遗憾的是,目前还无法证实谷崎润一郎曾经去过哪家高级菜馆,吃过哪些中国菜。在《西湖之月》中作者还提到在旅馆附近的饭馆吃过杭州的美食东坡肉:“这是一品以浓稠的暗褐色的汤汁将猪肥肉长时间炖煮成如豆腐般酥软的菜。”[62]谷崎润一郎在杭州待了一周左右,关于他在杭州喝过什么酒水,目前还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在《秦淮之夜》中主人公“我”和导游喝了两瓶绍兴酒,在谷崎润一郎第二次访华后写的《上海见闻录》中提到“对绍兴酒我自信酒量不小,喝一升左右完全没有问题”。由此推断,谷崎润一郎在杭州如果饮酒多半喝的是绍兴酒。

总体来看,包括杭州在内的中国南北各地菜肴给谷崎润一郎留下了美食记忆。当然,在中国的饮食经历也并非总是那么美好。武昌黄鹤楼带有腥臭味的海参和汤里放的大蒜都给谷崎润一郎留下了不好的回忆。谷崎润一郎曾在《中国的菜肴》中感叹:“读了崇尚神韵缥缈的中国诗,然后吃的是滋味刺激的中国菜,觉得这里面有明显的矛盾。但又一想,能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融为一体,这才显示出中国的伟大。我觉得能做出如此复杂的菜肴,然后又能痛痛快快地饮食一番的国民,总而言之是伟大的国民。”[63]

(三)观剧及其他活动

“尽可能多走一些戏院”是谷崎润一郎来中国旅游的愿望,其在奉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曾多次出入戏院。谷崎润一郎在杭州也有观看戏剧的体验,在《中国观剧记》中他提到:“来到中国的南方以后,也看到过在苏州、杭州、上海一带流行的新剧……在女演员中,在杭州的西湖凤舞台看到的张文艳的妖艳至今难忘。”[64]在《西湖之月》中他也提到“西湖凤舞台”就在谷崎润一郎下榻的清泰第二旅馆的对面。关于西湖凤舞台和张文艳在《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有相关的记载:[65]

民国五年(1916),新江军政界要人张载扬的旧部在杭州延龄路(今延安路)南段建造西湖凤舞台戏馆……张文艳工花衫、青衣,由她领衔主演的《纺棉花》《梅龙镇》《三娘教子》等剧深受欢迎。杭州记者樊迪民对张文艳所演的《苏三起解》《贵妃醉酒》大为赞赏,欣然为其新编《珍珠塔》一剧,演出后名声大振。嗣后,浙江都督卢永祥慕名观看张演的《三堂会审》,亦为之倾倒,示意僚佐出面捧场。于是,庄博斧、陈心佛等文人常在报端撰文为张揄扬,一时誉为“文艳亲王”。

谷崎润一郎在第一次中国旅游期间,主要活动可以概括为:观美景、品美食、观戏剧和访女色。小说《秦淮之夜》中详细地描述了作者在导游的带领下探访妓院、暗娼的经历。另外,谷崎润一郎在上海也经常出入烟花之地。那么他在杭州的一周是否有嫖妓的经历呢?在《西湖之月》中,主人公“我”在宾馆的阳台上遇到一位会讲日语的西洋夫人,猜想她是从上海来杭州卖春的,便邀请她一起出去走走,不料对方是和丈夫同行,主人公十分失望:“和丈夫一起来的就无戏可唱了。”[66]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谷崎润一郎在杭州有买春行为,但是从《西湖之月》可以推测,谷崎润一郎在杭州至少应该有过买春的尝试。

一般来说,去异国旅游,购物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谷崎润一郎第一次中国旅游归国后送给弟弟谷崎终平一盒中国墨,送给佐藤春夫一幅绘有苏州风景的明代版画,还送给一个名叫“小浪”的女孩一件毛皮衣服。[67]那么谷崎润一郎在杭州买过什么纪念品呢?芥川龙之介在《江南游记》中提到,在杭州参观俞楼时看到墙壁上的一幅石刻:“这便是彭玉麟为曲园所做的梅花图——或者不如说,这正是本乡曙町谷崎润一郎府二楼上挂着的那幅吓人的梅花图的原本。”[68]芥川龙之介所说的这幅梅花图应该就是谷崎润一郎在杭州旅游期间购买的纪念品。另外,除了画舫游湖和凭吊了苏小小墓之外,目前还不清楚谷崎润一郎在杭州都游览了哪些地方。《西湖之月》中提到主人公抵达杭州的第二天“早上雇了一顶轿子沿湖畔走了一圈,傍晚四时过一点,疲惫地回到了旅馆”。但是主人公究竟参观了什么地方文中并没有任何交代。《西湖之月》中提到主人公预计在杭州待一周左右,那么从时间上推算,包括俞楼在内的西湖周边的景点都应该成为游览的对象。

谷崎润一郎因为对中国古典的憧憬而前往中国旅行,在现实中国里他寻到了在汉诗文中读到的中国形象,让潜藏在心底的中国古典作品回到了故乡,对中国古典更感亲近。在这次杭州旅行中,他被中国的自然、生活和风物深深感动,因而更加喜欢上了中国。此次中国之旅也成为谷崎润一郎“中国情趣”类作品的生长土壤,回国之后,他创作了《秦淮之夜》《苏东坡》《西湖之月》《天鹅绒之梦》等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作品,塑造了富于诗意而又神秘、虚幻的中国形象。

【注释】

[1][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五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32页。

[2][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五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33页。

[3][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05页。

[4][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页。

[5]「年譜」,载《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454页。

[6][日]佐藤春夫:『からもの因縁』,勁草書房,1965,第8页。

[7]此处转引自马场夕美子1996年3月在《同志社国文学》第44号上发表的论文《谷崎润一郎——大正七年的中国旅行》,第49页。

[8]原载《谷崎潤一郎氏の支那行き》,《大阪朝日新聞》,1918年10月11日,转引自『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第302页。

[9][日]馬場夕美子:「谷崎潤一郎——大正七年の中国旅行」,『同志社国文学』1996年第44号。

[10]「年譜」,载《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454页。

[11]「年譜」,载《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454页。

[12][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301页。

[13][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454页。

[14][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央公論新社,2017,第303页。

[15][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页。

[16][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00页。

[17][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页。

[18][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1页。

[19][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9页。

[20][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58页。

[21][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4页。

[22]可以参照定本《谷崎润一郎全集》(中央公论新社)第六卷的解题。

[23][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第185页。

[24][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4页。

[25]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第7页。

[26][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280页。

[27][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29页。

[28][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270页。

[29][日]谷崎潤一郎:《崎潤一郎全集》(第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276页。

[30]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第66页。

[31]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第67页。

[32][日]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张颖、徐明旭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第152-153页。

[33][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施小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4页。

[34]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第42页。

[35]此处转引自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第174页。

[36][日]谷崎润一郎:《饶舌录》,汪正球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第140页。

[37][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4页。

[38][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施小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2页。

[39][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6-67页。

[40]此处转引自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第174-175页。

[41]一种原产英国的高档香烟。

[42][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4页。

[43][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5页。

[44][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5页。

[45][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1页。

[46][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2页。

[47][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1页。

[48][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8页。

[49][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83页。

[50]此处转引自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第177-178页。

[51][日]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张颖、徐明旭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第396页。

[52][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5页。

[53]邓云乡:《诗词自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第348-349页。

[54][日]谷崎润一郎:《饶舌录》,汪正球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第379页。

[55][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96页。

[56][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69页。

[57]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第173页。

[58][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0页。

[59][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97页。

[60][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00页。

[61][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3页。

[62][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2页。

[63][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102页。

[64][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第422页。

[65]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第542页。

[66][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77页。

[67][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第181页。

[68][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施小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