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的考验——《蜘蛛之丝》《魔术》与《杜子春》论

第三节 对人性的考验——《蜘蛛之丝》《魔术》与《杜子春》论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蜘蛛之丝》《魔术》和《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前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芥川龙之介童话作品的代表作。《蜘蛛之丝》完成于日本大正七年(1918)四月,写佛世尊看到挣扎于地狱苦海的犍陀多,想起他曾经救过一只蜘蛛,于是心生怜悯,想用一根蜘蛛丝搭救的故事。《魔术》完成于大正八年十一月,写主人公“我”欲向魔术师学习魔术,最终因为私欲而未能如愿的故事。《杜子春》完成于日本大正九年六月,改编自中国唐代传奇《杜子春传》,写杜子春因违反与铁冠子的约定而未能成仙的故事。三部作品相继完成,从篇幅上看,《蜘蛛之丝》仅3000余字,《魔术》约8000字,《杜子春》则达到了1万余字,内容上逐篇增加。从创作手法上看,三篇作品具有连贯性,而且文本中都蕴含着同一个主题,即对人性的考验。另外,三部作品都运用了大量的暗示和隐喻,使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了更丰富的寓意。本节拟从考验的时间与地点、考验的实施者与承受者、考验的手段与目的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新解读《蜘蛛之丝》《魔术》和《杜子春》,揭示三部作品的内在关联、异中有同的创作手法以及各自包蕴的文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