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以出版时间为序)

一、著作类

1.[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集》,鲁迅等译,开明书店,1927。

2.[日]中岛敦:《李陵》,卢锡熹译,太平出版印刷公司,1944。

3.[日]佐藤春夫:《からもの因縁》,勁草書房,1965。

4.[日]清水茂:《近代文学鑑賞講座第一巻二葉亭四迷》,角川書店,1967。

5.[日]橋川文三:《現代日本記録全集6日清·日露の戦役》,筑摩書房,1970。

6.[日]松村定孝,等:《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中国像》,有斐閣,1975。

7.[日]森鸥外:《日本文学全集》(第三卷),新潮社,1975。

8.[日]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全集》(第二巻),筑摩書房,1977。

9.[日]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全集》(第六巻),筑摩書房,1977。

10.[日]武田泰淳:《武田泰淳全集(増補版)》(第二卷),筑摩書房,1979。

11.[日]近代中国研究委員会:《明治以降日本人の中国旅行記》,東洋文庫,1980。

12.[日]島尾敏雄:《島尾敏雄全集》(第一巻),晶文社,1982。

13.[日]菊池広,等:《芥川龍之介事典》,明治書院,1985。

14.[日]二葉亭四迷:《二葉亭四迷全集》(第四巻),筑摩書房,1985。

15.[日]中村光夫:《中島敦研究》,筑摩书房,1986。

16.[日]中村光夫:《“不如早死好”——二叶亭四迷传》,刘士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7.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18.[日]森鸥外,等:《大师小品:日本短篇精典》,姚巧梅译,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

19.马兴国:《中国古典小说与日本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20.瞿佑:《剪灯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1.陈青生:《抗战时期的日本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2.柳鸣九:《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日本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23.[日]安部公房:《安部公房全集》(第四巻),新潮社,1997。

24.[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作品集》(散文卷),叶渭渠主编,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

25.[日]中岛敦:《山月记》,郑秀美译,星光出版社,1998。

26.[日]埴谷雄高:《埴谷雄高全集》(第一巻),講談社,1998。

27.[日]谷崎润一郎:《饶舌录》,汪正球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

29.孙莲贵:《日本近代文学作品评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0.王中忱:《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1.冯国超:《日本短篇小说经典上·中·下》,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2.[日]村松梢風:《魔都》,ゆまに書房,2002。

33.[日]村山吉廣:《評伝·中島敦》,中央公論新社,2002。

34.邓云乡:《诗词自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5.[日]谷崎潤一郎:《上海交遊記》,みすず書房,2004。

36.[日]勝又浩:《中島敦の遍歴》,筑摩書房,2004。

37.[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

38.[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第1—5卷),高慧勤、魏大海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9.[日]川西政明:《武田泰淳伝》,講談社,2005。

40.[日]埴谷雄高:《増補武田泰淳研究》,筑摩書房,2005。

41.[日]国木田独步,等:《现代日本小说集》,周作人、鲁迅译,新星出版社,2006。

42.[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陈生保、张青平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43.[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中短篇小说集》,鲁迅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44.[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秦刚译,中华书局,2007。

45.王述坤:《日本近现代文学名家名作集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46.阎萍:《日本文学翻译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7.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8.刘德润、刘淙淙:《一生必读的日文名篇佳作》,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49.[日]中岛敦:《中岛敦作品选》,谭晶华主编、张敏生注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0.[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陈豪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

51.郭勇:《中岛敦文学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2.徐静波:《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3.[日]中岛敦著,韩冰、孙志勇译:《山月记》,中华书局,2013。

54.[印度]泰戈尔,等:《喀布尔人撑蒿漫溯蓝色的生命之际》,李桐等译,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55.[日]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张颖、徐明旭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56.李子明:《火车上的民国(上)》,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57.[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集》,鲁迅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15。

58.[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

59.[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五巻),中央公論新社,2015。

60.吴玄、李璐、钱益清编《钱塘江畔是谁家散文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61.祝然编著《每天读一点日文:日语晨读美文》,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

62.[日]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全集》(第二十六巻),中央公論新社,2017。

63.[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施小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

64.[日]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徐静波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

65.[日]芥川龙之介:《绝笔: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鲁迅等译,天地出版社,2018。

66.[日]芥川龙之介:《爱情这东西》,黄悦生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67.[日]中岛敦:《新译中岛敦:命运的开端》,陈冠贵译,红通通文化出版社,2018。

68.[日]中岛敦:《山月记》,杨晓钟等译,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

69.[日]中岛敦:《山月记》,徐建雄译,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2019。

70.[日]中岛敦:《山月记》,陆求实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

71.[日]中岛敦:《山月记》,代珂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72.[日]中岛敦:《山月记》,李默默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

二、报刊类

1.[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氏的中国观》,夏丏尊译,《小说月报》1926年第4期。

2.[日]中岛敦:《山月记》,卢锡熹译,《风雨谈》1943年第6期。

3.[日]中岛敦:《山月记》,孙大寿译,《日本文学》1985年第3期。

4.赵乐甡:《不成长啸但成嗥——中岛敦的〈山月记〉读后》,《日本文学》1985年第3期。

5.[日]中岛敦:《山月记》,田忠魁译,《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6期。

6.郭来舜:《三“记”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7.马兴国:《唐传奇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日本研究》1991年第3期。

8.高晓华:《从〈人虎传〉到〈山月记〉》,《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2期。

9.[日]德田进:《〈山月记〉的比较文学新考察》,《外国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

10.孟庆枢:《中岛敦与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11.[日]馬場夕美子:《谷崎潤一郎——大正七年の中国旅行》,《同志社国文学》1996年第44号。

12.孟庆枢:《重新寻找坐标——面向21世纪日本文化热点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日本学刊》1998年第2期。

13.王新新:《中岛敦与日本战时文学“抵抗艺术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4.李红、小野顺子:《人虎山月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15.黄燕青:《中岛敦及其作品〈山月记〉》,《日语知识》2002年第1期。

16.李红:《人虎山月间——中岛敦及其〈山月记〉解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7.李俄宪:《李陵和李徵的变形:关于中岛敦文学的特质问题》,《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18.郭勇:《自我解体的悲歌——中岛敦〈山月记〉论》,《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9.秦刚:《现代中国文坛对芥川龙之介的译介与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0.李青、杨超:《与〈人虎传〉的对比中看〈山月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1.杨青:《与〈人虎传〉的对比中看〈山月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2.[日]川西政明:《武田泰淳の日記を読む 苦しみの根源あらわに》,《朝日新聞(夕刊)》2006年1月12日第2版。

23.庞薇薇:《从〈人虎传〉到〈山月记〉——浅谈中岛敦的创作思想》,《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3期。

三、论文类

1.马雪英:《中岛敦改编小说与原著比较研究——以〈山月记〉和〈李陵〉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高静:《人对于命运的思考与反抗——中岛敦作品的主题探微》,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郭玲玲:《关于中岛文学——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4.郭雪妮:《日本文学中的“变形小说”及其外来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

5.庆奇昊:《论中岛敦文学中的“不安意识”——以〈山月记〉和〈李陵〉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6.张博学:《中岛敦小说的人物特征——以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四篇作品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10。

7.井琪:《论中岛敦小说中命运意识的转变和推移——以〈山月记〉〈名人传〉〈李陵〉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1。

8.张谐:《关于〈山月记〉的“欠缺”问题——以中岛敦的狼疾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

9.陈邝娜:《〈山月记〉与〈狼灾记〉中变形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

10.冯志:《中岛敦作品中有关中国形象之研究——以〈山月记〉、〈名人传〉等作品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3。

11.柏青:《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变身物语——以动物变身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13。

12.陈博君:《从中国道家思想看中岛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山月记〉和〈名人传〉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4。

13.温舒:《互文性视角下〈山月记〉的翻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

14.胡蝶:《中岛敦——〈山月记〉题名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大学,2016。

15.沈锦端:《〈山月记〉的中文译本研究——以李征的存在状态相关的表现为对象》,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17。

16.鲍卉:《中岛敦文学作品的宿命论——以〈山月记〉〈李陵〉〈牛人〉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8。

17.纪岚馨:《中岛敦版和森见登美彦版〈山月记〉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9。

18.刘吉隆:《翻案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再现——以〈山月记〉、〈李陵〉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