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1.探究模块的实验原理
计算机通过SweepGen软件,可以生成特定频率的正弦电信号,该信号经功率放大器输入到电路中。SweepGen产生的电信号频率可以动态调节。

图4 SweepGen软件操作界面
探究不同自感系数大小、电容大小对电感器、电容器阻碍作用的影响,仅需保持输入信号不变,通过拨动单刀双掷开关切换接入的元件。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示波器(与灯泡并联)的波形变化,很容易得出结论,即自感系数越大的电感器,其阻碍电流的作用越明显,而电容器则相反,容量越大,其阻碍的作用越弱。
探究电感器、电容器的频率特性,仅需在计算机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打开功率放大器的监听功能,可以使其发出对应频率的声音,学生在听到音调变化时很容易感知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化。现在接入特定的电容器,可以看到,频率增大时,灯泡变亮,示波器波形变高,电容器的阻碍作用变弱,频率减小时相反。电感器则呈现相反的频率特性,频率增大时,灯泡变暗,示波器波形变矮,表明电感器的阻碍作用随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强。
2.分频器演示模块的实验原理
由之前的实验可得出结论,电感器对高频电流阻碍明显,电容器则对低频电流阻碍明显。在单次采样时间内,音乐的电信号包含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这些信号经过电感器时,高频部分受到的阻碍作用更大,而经过电容器时低频部分受到的阻碍作用更大。因此电感器和电容器可以起到滤波作用,电感器可以滤去高频信号,电容器可以滤去低频信号。电感器与扬声器串联,输入音乐电信号时,扬声器可以发出浑厚的声音,并且振动明显,而接入电容器时,扬声器可以发成清脆的声音,且无明显振动。
1.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
①探究自感系数大小对电感器阻碍作用的影响
连接计算机、功率放大器和探究模块,设置SweepGen的信号频率为1623 Hz,将开关闭合,使自感系数大的电感器接入电路,灯泡发光,同时示波器呈现出一定的波形,再拨动开关KL,使自感系数小的电感接入,灯泡变得更亮,示波器的波形变得更高。说明自感系数越小,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弱。

图5 自感系数大的电感器的阻碍作用

图6 自感系数小的电感器的阻碍作用
②探究电容大小对电容器阻碍作用的影响
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拨动单刀双掷开关,接入大的电容,灯泡发光,示波器呈现一定的波形,将大电容更换为小电容,发现灯泡变暗,同时示波器里的波形变矮。说明电容越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

图7 电容大的电容器的阻碍作用

图8 电容小的电容器的阻碍作用
③探究电容器的频率特性
将任意电容器接入电路并保持不变,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增幅不变,在SweepGen中调节频率,可以观察到频率增大时,灯泡变亮,同时示波器的波形也变得越来越高。说明交变电流的频率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弱。

图9 电容器在低频下的阻碍作用

图10 电容器在高频下的阻碍作用
④探究电感器的频率特性
将任意电感器接入电路并保持不变,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增幅不变,在SweepGen中调节频率,可以观察到频率增大时,灯泡变暗,同时示波器的波形也变得越来越矮。说明交变电流的频率越大,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

图11 电感器在低频下的阻碍作用

图12 电感器在高频下的阻碍作用
2.演示简易分频器

图13 简易分频器操作示意
将装置翻转至背面(分频器演示模块),将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相连,再连接功率放大器和装置输入端,在计算机上播放音乐(要求音乐尽可能包含高音和低音),拨动单刀双掷开关。观察接入电感和接入电容时声音的区别。为便于观察,还可以再扬声器上撒上细纸屑(细纸屑的跳动幅度可以反映扬声器振动的剧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