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系统软、硬件支撑平台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层除了设计网络支撑平台, 还要进行软件支撑平台和硬件支撑平台的设计任务。
1.软件支撑平台设计
软件支撑平台的设计包括网络操作系统、Web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1)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指运行在各种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目前比较流行的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有Windows、UNIX、Linux 网络操作系统, 这些网络操作系统所面向的服务领域不同, 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用户可以结合系统的需求适当选择。
①Windows 系列产品包括NT, 其简单易用, 应用软件丰富但安全性较差。
②UNIX 安全、稳定、性能优良, 但主要使用命令行方式, 缺乏开放性, 缺乏应用软件。
③Linux 安全性高, 使用方便, 开源系统具有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 但其免费版本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2) Web 服务器的选择
Web 服务器也称为WWW 服务器, 是指驻留于Internet 上某种类型计算机的程序。可以处理浏览器等Web 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相应响应, 也可以放置网站文件, 让全世界浏览; 还可以放置数据文件, 让全世界下载。
目前最主流的Web 服务器有IIS、Apache 等。
①微软公司的Web 服务器产品为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IIS 是允许在公共Intranet 或Internet 上发布信息的Web 服务器, 提供了一个图形界面的管理工具, 称为Internet 服务管理器, 可用于监视配置和控制Internet 服务, 很多著名的网站都是建立在IIS的平台上。
②Apache 是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放源码的Web 服务器, 仍然是世界上用得最多的Web 服务器, 市场占有率达60%左右。它快速、可靠并支持跨平台的应用(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的UNIX、Windows、Linux 系统平台上), 由于其多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
(3) 应用服务器的选择
应用服务器也是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平台, 该软件在操作系统之上将一些通用的、与企业核心商务应用无关的环境和软件包集成在一起, 作为一个软件包向开发者提供。这样, 在软件包中可以预装部分功能, 从而简化用户的接口, 降低开发的难度。它接收Web服务器发来的请求, 并执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功能, 有时也兼指运行此软件的计算机。
应用服务器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高性能的应用环境, 为应用提供会话管理、支持多种应用编程模式、目录及内容管理、商务引擎、系统管理等。应用服务器在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如图7-7所示。大多数应用服务器产品中自带增强功能的Web 服务器,但通常Web 服务器还是要单独部署。
图7-7 应用服务器在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主流的应用服务器产品有BEA WebLogic Server,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OAS)。
①BEA WebLogic Server 是一种多功能、基于标准的应用服务器, 为企业构建自己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是一种功能完善、开放的应用程序服务器, 是IBM 电子商务计划的核心部分, 是基于 Java 的应用环境, 用于建立、部署和管理 Internet 和 Intranet Web 应用程序。
③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是Oracle 公司的应用服务器, 是建立新型企业应用框架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是企业构建Web 系统的有力工具。OAS 采用流行的瘦客户三层体系结构, 中间层又分为3个层次: HTTP 层、OAS 层和应用层。其中每一层都包含多个功能组件, 这3个层次可以分布在多个节点上以提高系统的伸缩性和健壮性。
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以上3种主流的应用服务器的特点为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设计, 从而选择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产品。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电子商务系统中处理的数据一般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①结构化的数据如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等各种数据类型的数据, 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②非结构化的数据如各种网页、声音、图像等, 一般以文件等形式进行管理, 在设计这类数据的管理方式时, 应注意其检索问题。一般采用全文检索或全文数据库方式处理这类数据的查询、检索。有些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易于管理结构化的数据, 其数据冗余度较低, 有比较丰富的开发工具, 一般还支持联机事务处理、联机事务分析, 部分关系数据库还支持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数据集市。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 常选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流产品有Oralce、DB2 (具体在第9章中介绍)、Sybase、SQL Server、MySQL 等。可以从跨平台特性、性能(包括并行处理能力、可伸缩性、稳定性)、开发特性、价格、管理难度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
在跨平台特性上, 除SQL Server 外, 其余均可跨平台应用。
性能方面, 并行处理能力上Oracle 和DB2 优于 SQL Server 和Sybase, SQL Server 和Sybase 优于MySQL; 可伸缩性上Oracle 优于 DB2和Sybase, DB2和Sybase 优于SQL Server和MySQL; 稳定性上Oracle、DB2和Sybase 优于 SQL Server 和MySQL。
开发特性上均支持ODBC 方式连接, 开发难度依环境和用户开发习惯而定。
价格上对于普通低端应用, 除MySQL 开源外, 其余成本相差不大; 对于中高端应用,DB2价格高于 Oracle, Oracle 价格高于Sybase 和SQL Server。
管理难度上, DB2和Oracle 难于MySQL, MySQL 难于 Sybase, 最容易管理的是SQL Server。
2.硬件支撑平台设计
硬件支撑平台的设计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服务器设备的选择。
(1) 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
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 基本的网络设备有网络接口卡、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网关、无线接入点、光纤收发器等。这些网络设备在专业相关课程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在这我们仅概括一下。
①网络接口卡(NIC) 是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所附带的适配器, 用于计算机和网络间的连接。每一种类型的网络接口卡都是分别针对特定类型的网络设计的, 如以太网、令牌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或者无线局域网。网络接口卡使用物理层(第一层)和数据链路层(第二层) 的协议标准进行运作。网络接口卡主要定义了与网络线进行连接的物理方式和在网络上传输二进制数据流的组帧方式。它还定义了控制信号, 为数据在网络上进行传输提供时间选择的方法。
②集线器(Hub) 是最简单的网络连接设备。计算机通过一段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在集线器中, 数据被转送到所有端口, 无论与端口相连的系统是否按计划都要接收这些数据。集线器还可以级联集线器以便形成更大的网络。
③交换机(Switch) 是一种用于电(光) 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工作于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
④网桥(Bridge) 工作于OSI (开放式系统互连) 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 OSI 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以上各层的信息对网桥来说是毫无作用的。网桥是早期的两端口二层网络设备。网桥的两个端口分别有一条独立的交换信道, 不是共享一条背板总线, 可隔离冲突域。网桥比集线器性能更好, 集线器上各端口都是共享同一条背板总线的。后来,网桥被具有更多端口, 同时也可隔离冲突域的交换机所取代。
⑤调制解调器(Modem) 是一种接入设备, 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译成能够在常规电话线中传输的模拟信号。调制解调器在发送端调制信号并在接收端解调信号。
⑥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OSI 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多个网络上交换路由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在相对独立的网络中交换具体协议的信息来实现这个目标。路由器不但能过滤和分隔网络信息流、连接网络分支, 还能访问数据包中更多的信息。
⑦网关(Gateway) 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 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 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⑧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简称AP) 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 俗称“热点”,主要有路由交换接入一体设备和纯接入点设备。一体设备执行接入和路由工作, 纯接入设备只负责无线客户端的接入, 纯接入设备通常作为无线网络扩展使用, 与其他AP 或者主AP 连接, 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 而一体设备一般是无线网络的核心。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 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光电转换器(Fiber Converter)。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 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
(2) 服务器设备的选择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 可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 提交的服务请求, 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量的增加, 就需要添置更多的服务器设备来支撑运营。选择服务器, 可以考虑以下5个因素。
①服务稳定性。为了保证网络能正常运转, 选择的服务器首先要确保稳定。一方面,一个性能不稳定的服务器, 即使配置再高、技术再先进, 也不能保证网络能正常工作, 严重的话可能给使用者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另一方面, 性能稳定的服务器还意味着为公司节省维护费用。
②硬件扩展性。由于网络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快速增长的应用不断对服务器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减少更新服务器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对工作产生的影响, 服务器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 可以及时调整配置来适应发展。
③服务器配件搭配。为了能使服务器更高效地运转, 企业要确保购买的服务器的内部配件的性能必须合理搭配。企业购买了高性能的服务器, 但是服务器内部的某些配件使用了低价的兼容组件, 就会出现有的配件处于瓶颈状态, 有的配件处于闲置状态, 导致整个服务器系统的性能下降。
④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由于服务器的使用和维护包含一定的技术含量, 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使用知识。但对于普通公司来说, 可能没有专职人员来维护服务器。因此选择售后服务好的销售场所来购买, 应该成为普通用户明智的决定。
⑤服务器价格。高档服务器的价格比低档服务器的价格高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并不要以为价格最低的服务器就是最好的, 另外不一定非得购买价格昂贵的服务器。企业在选择服务器时尽量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性能稳定、价格适中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