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集成

9.2.2 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集成

电子商务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系统是以企业现有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因此, 如何将电子商务系统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集成从而满足企业商务处理的整体需求, 也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和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通常集成分为以下3个方面。

1.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通常指的是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如何通过消息、网络文件系统等方式存取外部数据。其目标是将不同系统、不同形式的数据集合统一在一起, 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共享,从而支持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

在数据集成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异构数据转换及接口标准、应用存取异构数据源的协议标准及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等问题。迄今为止, 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和产品, 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来定义并规范这些方案。

(1) 异构数据源的存取问题

如果应用系统试图采用相同的方法访问不同的数据源, 那么必须解决存取数据的过程及方法的规范化, 且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应当可转换。

针对这一问题, 目前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存取方式、接口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工业标准,如数据库数据的存取标准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应用访问数据库的接口标准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数据库连接标准)、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ava 数据库连接标准) 和UDA (Universal Data Access, 统一数据存取标准)。

其中, ODBC 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 定义了数据库访问的应用程序接口(API)。ODBC 能屏蔽各种数据库存取API 接口的差异, 为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提供一致的接口,应用程序可以通过ODBC 驱动程序的不同的数据库引擎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JDBC 则是为Java 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API 接口, 其中一部分的JDBC 是为程序员提供不同的数据库连接方式的面向开发者的JDBC API, 另一部分则是JDBC 驱动程序。它能将JDBC 访问转化为ODBC, 之后利用ODBC 来完成数据库的访问。UDA 是由微软公司为关系数据库、非关系型的数据文件、图形图像等数据源给出的一种标准。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DO (Advanced Data Object, 高级数据对象) 接口访问数据, 而ADO 则可以通过OLE DB访问非关系型的数据或者通过ODBC 驱动程序访问不同的数据库。UDA 对不同的数据源提供了一致的存取方式, 但并未得到广泛的支持。

(2) 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

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指的是利用统一的操作方式管理不同格式的数据源, 并且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促进转换。这样,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一致的方式来存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当异构数据统一管理之后, 其可移植性也得到增强。能够提供统一管理异构数据服务的标准和产品有Microsoft UDA、XML 以及中间件产品(如Interwoven 的TeamSite、Banta 的E-media 和MediaBridge 等)。

数据集成还经常会使用中间件产品来实现。这些中间件产品主要以异步方式(客户端可以不必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 来支持应用消息、远程过程调用(RPC)、联机事物等。支持RPC 的中间件产品有微软的DCOM 机制、Borland 公司的Entera、Noblenet RPC。支持应用消息队列的中间件产品有IBM 公司的MQ Series、BEA Tuxedo 的Message Q、微软公司的Message Queue 以及东方通的TongLINK/Q。交易数据集成平台(也称为交易处理监视器) 是可以对联机事务处理提供服务的工具。

除了以上通用的中间件产品之外, 电子商务系统和ERP 系统数据集成的产品也可以用于数据集成。

2.网络集成

网络集成主要是指将支持电子商务系统的企业内部网、电子商务系统的局域网、Internet 和企业外部网络连接在一起, 构成互连的网络。TCP/IP 族中的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和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是电子商务系统进程通信的基础, 而业务逻辑的应用则基本在应用层(如HTTP) 实现。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集成来说, 由于中、高层基本是基于TCP/IP 的应用级互连, 且TCP/IP 是与物理网络无关的协议, 因此电子商务系统低层网络(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互连更为重要。

低层网络互连的实质是实现通信子网的互通, 包括物理层网络的扩充、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互连, 其目标是解决通信子网的连接、寻址及路由问题。

对电子商务系统来说, 其本身是以无连接的TCP/IP 为基础的, 但是它与银行、认证中心甚至一些大客户进行数据通信时在很多情况下是借助PSTN、X.25这样的有连接的通信子网实现的, 因而必须解决电子商务系统无连接的网络层(即IP 层) 和有连接的通信子网(如X.25) 之间的转接问题。

低层网络互连的方式通常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①物理层互连, 可通过如中继器、局域网的交换机和各种集线器(如智能集线器、交换式集线器等) 实现。

②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互连, 可通过各种路由设备来实现。路由设备通常具有多个数据链路端口, 支持路由选择和链路层多协议选择, 因此常见的多协议路由器在电子商务系统网络集成中被广泛应用。

3.基于XML 实现电子商务应用开发与集成技术

由于电子商务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会涉及不同类型的企业, 企业信息系统的主机、操作系统、数据格式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数据交换的复杂性造成了技术实现上的困难。XML 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点。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置标语言) 是一种和HTML 一样的标记型语言, 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很强的开放性、多平台上的互操作性, 所以被认为代表了未来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XML 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涉及以下5个方面。

①企业间的数据传输。其中业务数据(如发票、采购订单、会计和税务信息等) 是以XML 格式在厂商之间进行电子传输的。与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相比, XML 提供了许多优点, 而不仅仅是将一种发票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

②分布式编程。XML 提供了多平台应用程序构造方案, 这样使Windows 服务器和其他操作系统的集成成为可能。

③构建Web 站点体系结构。由于XML 的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特性, 故被广泛应用于Web 站点的体系结构、导航结构中, 且越来越多的目录表、索引表、跟踪用户信息及Web站点状态的XML 结构、基于HTML 的组建和处理数据流的渠道, 都可使用XML 和XSLT编写。

④数据库操作。在SQL 查询中可以检索XML 数据集, 还可以使用XML 记录更新数据库。

⑤文档管理。使用XML 格式编写的文档更易于检索或提供链接到文档的注释, 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参考。

由于XML 采用了结构化的数据, 所以在存储或在不同数据库之间交换时, 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使用XML 来格式Internet 上一次性传输的大量数据, 能很好地表示报表的结构, 不但能传送报表的数据, 还能准确表示数据在报表中的位置, 且XML 格式的文件传送到客户端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恢复成原来的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