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波考克的政治话语史
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J.G.A.波考克(J.G.A.Pocock)生于1924年,英国政治思想史学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波考克是斯金纳较为尊敬的学者,两人在五六十年代就相互通信。斯金纳在许多场合都提到,波考克的著作《古代宪法与封建法》(The Ancient Constitution and the Feudal Law)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斯金纳认为这本书是他“本科时代看过的最激动人心的著作”,他觉得波考克就是“付诸实践的柯林伍德” (9) 。
波考克于1952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离开了剑桥大学,先后任教于新西兰与美国。波考克的博士论文《古代宪法与封建法》是对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研究,这篇论文于1957年出版。在写作此书过程中,波考克同时在思考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他受到拉斯莱特方法论的影响和启发,倡导一种历史语境与政治语言分析的思想史研究路径。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语言及其含义:政治思想研究的转向》中,波考克首先批判了20世纪中期大行其道的思想史研究方法,他认为将政治思想史研究看作是对传统正典的研究是不恰当的,在这种“将传统转化为历史”的方法论视野中,会造成“历史与哲学之间关系的失调”。 (10) 波考克认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应该把目光转向“社会语境及其历史具体性(historical concreteness)”,关注“概念世界与社会领域”的相互作用。 (11) 在他看来,研究某一思想家就是考察他借助语言的所作所为。 (12)
在1962年发表了《政治思想史:一种方法论的探究》一文中,波考克继续探讨政治思想史的含义以及研究方法。他指出:“政治思想可以被视为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人们相互对待以及对待其社会制度之行为方式的一个方面;或者它可以被视为知性活动(intellectuality)的一个方面,人们试图对其经验和环境获得理解的一个方面。” (13) 那么“历史学家对人们思考政治的兴趣,正如他对人们战斗或耕作或做其他任何事情——亦即个人在一个社会中的行为——的兴趣,人们那些被记录下来的行为可以通过历史重建的方法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他们曾生活其间的世界的样式(manner),以及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行事。” (14) 波考克强调,我们必须从思想家的语言与行为两个角度,将思想家的思想放置在它所处的话语背景中加以理解,从而把握思想家的文本的意涵。
波考克诸多研究的主要兴趣指向政治语言,主张对表达政治思想的语言进行考察。他认为:“‘语言’是历史的结果,它就是历史本身。首先,通过语言探索能够取得历史性的效果,能够带来第二层次的有关语言使用的陈述,而这正是一种历史陈述;其次,这种活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行动者(historical agent),它引起了语言意识以及语言使用本身的历史的变迁。1956年左右,对许多人来说,语言分析摧毁了政治哲学,然而,正是语言分析推动了系统化思想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向一种语言的使用并日趋完善的历史(新的意义上的‘哲学’)转化,从而使政治思想史获得了解放。” (15) 根据波考克的观点,政治思想史不是观念史、哲学史,而是要将文本放置于特定的历史场境与话语系统中来考察探究文本作者言说的动机、内容、目的和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思想史研究的是思想家用何语言写作的历史。用波考克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探讨特定时期的政治讨论和政治实践所能利用的言说和书写语汇,把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转化为政治语言的研究” (16) 。
可见,波考克的政治思想史更倾向于“政治话语史”,正如他自己所讲:无论是“思想史”还是“观念史”,似乎都是一回事:都是关于“思想”和“观念”如何找到各自位置的基础上有关历史的性质的研究。这一活动有时被称为“政治思想史”,但我宁愿使用另外一个更为合适的词语——“话语”(discourse),即“言”(speech)、“文”(literature)或一般意义上的公开言论,它涉及与语境、行动的联系。 (17) 波考克的思想史研究聚焦的是政治语言,注重政治语言对于理解政治思想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政治思想中的话语就是政治行为在文本中的体现。对于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斯金纳认为波考克“引导我们开始思考政治理论史并非仅去研究公认的经典文本,还应更宽广地探究每个社会都在谈论的并不断变化着的政治语言” (18) 。斯金纳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他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中强调对语言行动进行考察,并成为他用来分析概念意涵变迁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