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主张权力均衡

三 主张权力均衡

在讨论共和自由观念,为传统共和价值辩护的同时,马基雅维里还提出了权力均衡的主张,认为这是防止腐败、推进美德以及确保共和国政治自由的有效措施。按照斯金纳的看法,马基雅维里对权力均衡问题的分析和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挑战和质疑了传统的人文主义者关于自由理想的观点,他采取了在当时看来纯属异端的立场。

马基雅维里仍然以古罗马为例,力图阐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他首先指出,在罗马共和国中,始终存在两个对立的集团,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即贵族和平民。他认为如果这些集团中的上层阶级或下层阶级处于完全的支配地位,那么共和国必将容易腐化。因为如果上层阶级中的某人成为君主,就会很容易落入专制暴政的危险,如果上层阶级联合组织一个贵族形式的政府,他们将会倾向于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来统治,如果下层阶级建立一个纯粹的平民政府,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在马基雅维里看来,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这三种“纯粹”政体都缺乏内在的稳定性,都倾向于产生周期性的朽败和溃烂。 (30)

在任何情况下,一般利益都会从属于对个别集团的忠诚,结果是美德和共和国的自由将很快丧失 (31) 。他接着谈到,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需要实行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平民代表们能够反对元老院的提案,而与此同时元老院议员们又反过来能够谴责平民大会的决议,其实际结果就会造成一种相对的权力平衡状态,这样能够确保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压制、忽视或损害另一方的利益。马基雅维里认为罗马演化出的混合型政府最有利于培养德性和维护自由,所以最后成为一个完美的共和国。

按照马基雅维里的观点,在任何一个共和国中,必须使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均势,在这种均势中,所有集团都拥有权力参与政府的事务,彼此互相监督,这样才能防止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所引起的腐败行为的发生。只有在这种权力均衡的状态下,存在竞争关系的双方才能够互相监视和牵制,从而使得任何一方都没有机会垂涎或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马基雅维里提出,解决办法就是在制定与政体相关的法律时,设计出让敌对社会力量保持一种紧张平衡的机制,使各方都能参与政府事务,互相监督,既扼制“富人的傲慢”,也避免“平民的放纵” (32)

通过上述分析,斯金纳总结出马基雅维里的最后结论就是,对立集团之间的“这些种种冲突起到了取消一切宗派利益的作用,它们同时也起到了保证只有有益于整个社会的那些条例方能实际通过成为法律的作用” (33) 。在马基雅维里看来,政治纷争有助于阻止宗派利益的取胜,防止任何一部分人力图为一己私利制定法律,只有这样共和国的法律才能真正代表公众的普遍利益。对此,斯金纳分析说:“马基雅维里为纷争唱赞歌,他认为谴责罗马纷争的人没有看到,正是这些冲突防止了派系利益得胜,因此他们‘苛责的其实是让罗马保持自由的源头性因素’。于是他总结道,即使这些纷争本身是邪恶的,它们也是‘罗马走向强盛的必要之恶’。” (34)

根据马基雅维里的观点,罗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成为一个完美的共和国”,实际上是“因为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倾轧”,以及由此引起的骚乱 (35) 。在斯金纳看来,马基雅维里为“骚乱”所作的这种辩护使其同时代人大为震惊,它完全背离了人文主义的正统信念。“马基雅维里的论点与佛罗伦萨的整个共和主义思想传统是背道而驰的。自从13世纪末以来一直被强调的传统信念认为所有的政治纷争都是党派倾轧,必须予以取缔,而且认为党派斗争构成了对公民自由的致命威胁。13世纪末雷米焦(Remigio)、拉蒂尼(Latini)、康帕尼(Compagni),尤其是但丁(Dante)都曾经因为他们的同胞拒绝过和平的生活,从而危害他们的自由,而严厉责斥他们。因此,坚持这种令人惊奇的断言——如同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样——认为罗马的骚乱‘值得给予最高赞赏’,就是对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最珍爱的论点的否定。” (36)

马基雅维里驳斥和攻击那些谴责罗马骚乱的人,认为他们正是在“挑剔使罗马得以保持其自由的首要根源” (37) 。对此,斯金纳解释说,马基雅维里的大多数同时代人“也认为只有增进美德才能保持自由,而且只有公民充分参与政治事务才能增进美德。但是,在马基雅维里看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古罗马的‘骚乱’乃是公民积极参政的结果,因而乃是最高的公民美德的表现。所以,他们没有达到马基雅维里明显认为的一种根本的政治洞察力:‘一切有利于自由的立法都来自’阶级之间的‘冲突’,因此阶级冲突不会使共和国解体,只会使共和国巩固” (38) 。马基雅维里坚持认为,这些人不应该只是集中于关注由骚乱引起的喧嚣和吵闹,而应该思考它们所带来的辉煌结果,正如《李维史论》第4章的标题所讲,“罗马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不和,促成了共和国的自由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