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与施特劳斯思想史研究比较
在当今政治思想史学术领域中,存在着两大学派:一派是以昆廷·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另一派是以列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思想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上,两大学派具有截然不同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撑点。斯金纳深受唯名论和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认为思想史是对变化着的问题的变化着的解答,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关注语境,注重分析文本中语言和修辞的运用。施特劳斯主要受到唯实论和德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认为思想史是对永恒问题的不断贡献,采用哲学的研究方法,关注经典文本,主张对文本进行字里行间的细读。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有必要将其与施特劳斯所坚持的传统思想史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斯金纳与施特劳斯代表当今西方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两大派别,因而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而言,斯金纳及其学派思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被芬兰学者凯瑞·帕罗内称之为思想史研究中的“斯金纳式革命” (89) 。施特劳斯及其学派的政治哲学被美国主流媒体称为是华盛顿的官方政治哲学,特别是成了美国共和党高层的政治理念,施特劳斯也被称为是“当今美国政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90) 。随着施特劳斯学派对美国政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思想史研究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施特劳斯1899年生于德国,1938年移居美国,1938年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年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去世。施特劳斯一生著述甚巨,主要著作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哲学与律法》《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论暴政》《迫害与写作的艺术》《自然权利与历史》《对马基雅维里的思考》《什么是政治哲学》《城邦与人》《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古今自由主义》《色诺芬论苏格拉底》《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法律篇的论证与行为》《柏拉图路向的政治哲学研究》等。
仅从研究内容来看,施特劳斯比斯金纳涉猎更为宽泛。施特劳斯前期和中期的著作主要是研究近代早期思想家的思想,这与斯金纳的研究对象基本一致,晚期则全力投入对苏格拉底古典政治哲学的研究,这似乎是斯金纳没有涉及的领域。从施特劳斯的著述过程可以清楚看出,他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是倒着从现代走回古典的 (91) 。当然,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并不是为古典而古典的研究,而是从他所强调的西方现代性问题出发的,现代性向古典政治哲学的回归是贯穿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主线。
按照施特劳斯的说法,西方文明的危机来自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衰落,更确切地说,来自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对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反叛,而现代性和西方文明的危机首先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 (92)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古典传统,对经典著作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恢复被现代人的狭隘视野所蒙蔽的人类知性的丰富和敏锐。施特劳斯一生以复兴古典政治哲学为己任,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色诺芬等在他的研究视野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93)
施特劳斯坚持必须借助西方古典思想来重新审视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斯金纳虽然并不直接研究古希腊罗马本身,但着重文艺复兴和英国革命时期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复兴。从这层意义上说,两者实际上都强调古典传统而批判主流自由主义。但两者在解释近代西方思想起源问题上则发生根本冲突:施特劳斯强调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现代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认为他的学说根本背离了西方古典传统,对其持批判态度 (94) ,而斯金纳将马基雅维里看作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复兴者和代言人,对其持褒扬态度 (95) 。在对马基雅维里的解释上之所以出现如此重大分歧,主要应归结于两者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着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