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崇尚公民自由

一 崇尚公民自由

斯金纳在《马基雅维里》一书中,将讨论《李维史论》的那一章命名为“自由的哲学家”,认定马基雅维里是崇尚公民自由的政治思想家。斯金纳基于史实对马基雅维里当时的处境作了简单介绍:对美第奇家族满怀谦恭之心的马基雅维里,本想借《君主论》一书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是在领悟到他在美第奇家族手下任职的希望落空之后,才开始参加奥蒂·奥里塞拉里(Orti Oricellari)聚会,这些辩论的最大收获就是促使他决定写作《李维史论》这部最能表现出独创性的长篇政治哲学著作 (11) 。马基雅维里在《李维史论》中特别强调自由,他认为国家的伟大依赖于公民的自由,他指出一个城邦如果想要强盛,必须摆脱一切形式的(暴君统治的内部奴役和霸权国家的外部奴役)的政治奴役。

按照斯金纳的看法,马基雅维里对政治自由的关注为他提供了他所著《李维史论》三篇的基本主题:第一篇主要是显示罗马是如何能够处理它的那些国王并在共和自由体制下臻于强盛的;第二篇的主要宗旨是说明罗马逐步扩张为军事强国一举是如何有助于维持其人民的自由的;第三篇的内容是以实例证明“某些人的行动是多么有助于罗马臻于强盛并在罗马城结出丰硕的果实”,尤其是其政治自由的长期延续 (12) 。简言之,在斯金纳看来,马基雅维里的《李维史论》就是以罗马共和国为例,围绕政治自由的主题展开论述的。

斯金纳在《马基雅维里》一书中,通过考察马基雅维里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政治活动,研究和探讨了他的自由观念的起源。在《李维史论》中,罗马的作家李维、西塞罗和萨卢斯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马基雅维里继承和发展了这些作家的政治自由思想,主张捍卫古典的共和主义自由观念。在这些古典理论家看来,政治自由是走向强盛伟大的途径和关键。比如说,“萨卢斯特在他的《喀提林阴谋》(catiline)中写道,罗马只有在推翻了国王的暴政之后才变得伟大” (13) 。马基雅维里对这种观点产生了共鸣,坚持认为自由是“通向伟大的一种手段” (14) 。马基雅维里写作《李维史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发现什么“使得罗马共和国有可能兴起壮大并上升到统治地位”,即探索罗马为什么能够获得“极度的强大”并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成就”,这也正是他在书中力图说明的问题 (15) 。斯金纳总结出马基雅维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按照马基雅维里的看法,研究古代历史揭示出来的理解罗马成就的线索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经验表明,城邦只有处在自由之中才能政通人和,国富民强。” (16)

斯金纳对马基雅维里政治自由概念的意义和内涵作了详尽的探讨,通过考察马基雅维里对“自由”的理解,挖掘出了“自由”更广泛的定义。当然,斯金纳的首要目的是批评某种垄断的霸权式的自由概念,挑战现代思想界对消极自由概念的狭隘解释。正如凯瑞·帕罗内所讲:“斯金纳把马基雅维里看作是政治自由的主要理论家,这是挑衅式的直接反对了那些专门研究马基雅维里的历史学家,以及他那个时代和当代的研究自由的理论家” (17)

斯金纳对马基雅维里自由概念的研究仍然是历史的,他认为马基雅维里的自由概念更多地延续和继承了古典的罗马思想。斯金纳明确指出:“我的历史论点就是,虽然马基雅维里可能被认为在《李维史论》中讲述了很多事情,也许他最主要的关注是表达——部分地探究,而首先是重申——深植于罗马共和主义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中的那种自由观,但是后来由于对这个概念非常不同的理解,这是中世纪的特点,这种观点被抛弃了。我已经声明我更为笼统的论点:尽可能以它自己的词汇重现这一理论的结构,反过来也许有助于我们扩展我们自己对消极自由的理解。” (18)

在批评当代自由理论家的同时,斯金纳认为马基雅维里对自由的定义仍然属于消极自由概念的范畴。因为马基雅维里认为个人自由意味着“强制的缺乏,特别是其他社会成员对个人独立行动以追求自身既定目标的能力所强加的任何限制的缺席” (19)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把自由看作是独立于其他社会成员,并因此能够追求个人自己的目标,是回应了当代消极自由理论家使用得最为熟练的表述之一,马基雅维里看来似乎完全同意这种分析的基本结构” (20)

但是,斯金纳最为关注的是马基雅维里在实现和保障自由方面,与当代的消极自由概念之间存在的分歧。比如说,马基雅维里提出了公共的善或者公共利益问题,并为自由和服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辩护;认为法律和强制未必是对自由的限制,立法能够充当自由的工具,而且为了防止公民的腐化,有必要依赖法律的约束力量;更为重要的是,马基雅维里坚持认为,只有生活在自治的共和政体下,个人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和长期的维持。斯金纳在对马基雅维里的论述中,强调他把自由的消极概念与公共服务、法律干涉和共和政体联结在一起,这些与当代自由主义者的观点截然相反。在斯金纳看来,马基雅维里的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和接受了罗马作家的古典共和主义自由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