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修辞学理论的应用
当思想史转移到概念史后,斯金纳开始运用修辞学理论展开自己的思想史研究,从修辞学的视野来考察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如何被运用于不同的目的。斯金纳在《修辞与概念的变化》一文中,总结性地论述了修辞性重述(rhetorical redescription)中的概念变化,他把概念变化的形式描述成在特性上是带有修辞色彩的 (82) 。斯金纳首先谈到古典雄辩术理论家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提良)的观点。他们认为,利用修辞性重述的有关技巧能够使评价性词汇丧失或改变方向,它既能用来减轻恶行,又能用来降低德行。当重述事实时,可以通过使用的语言提升或贬低行为,例如浪费被重新描述为慷慨,疏忽被重新描述为单纯,鲁莽被重新描述为勇敢等,反之亦然。
斯金纳接着讲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修辞文化的复兴,并将其与政治道德哲学联系起来。在那个时期的政治道德家中,马基雅维里对古典修辞学进行了深刻思考,运用修辞性重述来挑战他那个时代的政治道德观,利用它来质疑所谓的君主慷慨和仁慈的德行。最后斯金纳提到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的观点,即“基督徒的从属道德通过将一系列恶行修辞性的重新描述为它们相邻的德行,从而成功推翻了古代的道德世界” (83) 。在斯金纳看来,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概念的意义和评价标准总是存在一个使用变化范围,它们应该依照情景和目的而定。斯金纳指出概念的变化是成功说服产生的结果,这种说服涉及某些概念的规范性的“相邻概念”,概念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各种观点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结果 (84) 。
对斯金纳而言,修辞学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既与政治理论联系,又与政治实践联系。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斯金纳专列了“修辞学与自由”一章,把修辞学看作是一种政治理论的语言,强调修辞学的复兴导致13世纪末产生了一种有影响的政治意识形态即共和自由。由于存在修辞学的政治分析传统,共和自由的倡导者才有可能维护他们的政治经验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并使之概念化 (85) 。斯金纳认为,13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王国共和派正是继承了古罗马西塞罗、昆提良等的遗产,最终建立了共和自治体制,修辞学思想在共和自由的政治理论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对“自由”概念的探讨中,斯金纳充分使用了这种修辞学理论。在斯金纳看来,政治思想家通过对修辞技巧的运用使“自由”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修辞在“自由”概念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修辞的力量,使得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概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成功地占据了控制人们观念的统治地位。凯瑞·帕罗内评价说:“斯金纳对自由概念史的讨论显示了这样的事实,某些特定理论的命运并不主要取决于它们固有的价值。也具有同样意义的是关于自由概念的政治斗争,因为这包括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牵涉特定的条件,以及情境中特殊的真实性。斯金纳的观点是,绝对强制的观点取得支配地位,其本身是熟练的修辞技巧的偶然产物。” (86)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当对历史文本进行研究时,为了要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重视作者在写作文本时所运用的语言或者修辞。斯金纳坚持认为:“要被书写的唯一历史,因而是由特定的表述构成的各种各样陈述的历史。” (87) 在斯金纳看来,思想史的研究就应该从分析思想家文本中的修辞入手,找出文本隐含的东西。思想家的文本并不是一种客观如实的直接表达,而是作者运用修辞的产物。思想家写作文本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带有不同的目的来表达相同的事情,同样也可以用相同的语言指代不同的含义。思想家常常采用讽刺、反语、借喻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战略,来表达自己特定的观点。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注意思想家所使用的修辞方式,通过研究如何说的问题来达到准确理解为什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重视文本的修辞战略,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有效的理解。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在思想史研究中必须关注与文本相关联的修辞。如果忽视文本中修辞的存在,则必然导致对思想家文本的误读,从而不能准确把握思想家的思想。斯金纳坚持认为,语言的修辞方式理应成为文本研究的有机组成,应被增加到研究内容之中,成为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文本自身并不能够充分地成为我们考察和研究的客体,我们必须要把文本的修辞特征看作我们研究的必要前提和组成部分 (88) 。在《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一书中,斯金纳正是使用了这种方法对霍布斯的《利维坦》进行了修辞学特征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以及他的政治思想。
斯金纳在思想史研究中重视修辞的作用,他认为思想家的思想隐藏在文本之中,只有对文本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作出细致分析,才能像思想家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们。思想史研究中对修辞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通过考察作者所利用的修辞战略来对概念进行重新定义,运用新的词汇以便创造新的概念,对词汇重新编排以便为某种政治行动找到合法性等路径,才能准确地理解在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治概念和政治行动,才能全面地把握思想、观念、原则的不断演进和变化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运用一定的修辞来对某种思想观念作出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任何带有细微差异的概念都会通过不同的修辞方式被用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修辞的视野让我们意识到,任何一种思想观念都有着多种可能性的表达,思想的演进并非一成不变的连续性,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体现为断裂性,我们必须看到思想史中非连续性的存在。在思想史研究中对修辞的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修辞学理论逐渐成为思想史研究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