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期:接受修辞学

一 早期:接受修辞学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响,霍布斯起初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理解公民科学的。在《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一书的第一部分中,斯金纳已经详细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法学校的课程大纲。当时的各级学校都普遍注重人文学科的教授,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阅读古典修辞学著作,训练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技巧。不仅如此,当时的英国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修辞学家和大量的英语修辞学著作。正是在这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文化氛围中,霍布斯开始接受早期教育。在斯金纳看来,霍布斯早年接受的人文主义教育对他早期的公民科学思想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理解霍布斯关于公民科学的早期观点,斯金纳考察了霍布斯受教育的情况:他4岁时进入当地的教会学校,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8岁时结束初级教育,此后经历了6年的正规学习,完成了伊丽莎白文法学校通常所要求的课程,不到15岁时(1603年初),进入了牛津的马格达伦学院(Magdalen-Hall)继续攻读大学。 (44) 霍布斯早年接受了典型的人文主义教育,在霍布斯时代进入大学之前,学生需要修习拉丁语与修辞学。而在霍布斯于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则需继续钻研古典修辞学。同时,大学生还应学习古典诗学,尤其是荷马。此后他们应转向逻辑、历史与道德哲学,最后则是自然哲学,也即我们今天的“科学”。

斯金纳提醒我们,修辞学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中享有重要位置。而修辞术的学习无法绕过古罗马最伟大的修辞学家西塞罗(Cicero)。在西塞罗那里,任何能得到辩论的问题都有其两面性。要劝服(persuade)他人,仅仅依靠理性(reason)是不够的,因为争论双方都有着或多或少令人信服的理由(reasons)。如果要赢得争论,必须在理性(ratio)之上加入雄辩(oratio),通过激发听众情感、影响听众情绪来进行劝服。

在斯金纳看来,早期的霍布斯是一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为此,他细致分析了霍布斯在其“人文主义者”时期撰写和出版的一系列作品来加以论证。斯金纳提到霍布斯分别在1629年和1637年翻译出版的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认为这是霍布斯对人文学科尤其是修辞学研究作出的贡献。他还提及霍布斯大约在1636年第一次发表的诗歌《峰峦观止》,认为“这完全是为一次意在展示词藻技巧的或论证性的演讲练习而创作的” (45) 。斯金纳重点对霍布斯1629年完成的题为“修昔底德的生平与历史”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斯金纳指出:“在关于修昔底德的文章中,本质上霍布斯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视为一本修辞学著作,完全根据古代雄辩术理论留传下来的那些概念来分析它。他一开始就宣称,在有关修昔底德作品的评价中‘应该考虑两件事’,一是其演讲的性质,二是其真实的程度。” (46) 斯金纳还提到霍布斯在其文章中的一段评论:“因为真理与历史的灵魂一致,雄辩术与历史的主体一致;没有前者的后者仅仅是一幅历史画,没有后者的前者不适用于教育。” (47) 这些都充分证实,霍布斯承认雄辩术具有说服和教导的作用,赞同理性和修辞相结合的人文主义观点。另外,斯金纳对霍布斯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和修辞特点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定这篇文章是严格按照修辞学的要求来构思的,它精确地遵循了诸如《论修辞》这类古典手册为论点的发现和安排所制定的各种规则 (48) 。由此,斯金纳得出结论说,霍布斯早年出版的著述揭示出他深深地专注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的修辞文化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