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 点

二、特 点

(一)ABR电位幅度低

因为ABR是远电场记录,所以较CAP的幅度低得多,波Ⅴ的幅度通常只有0.5uV左右。按常规的方法记录(参考电极在耳垂,记录电极在颅顶),波Ⅴ的幅度>其他各波,尤其比波Ⅰ要大。

图5-2 ABR各波来源

(二)ABR同步化反应

与CAP一样,ABR是神经纤维的同步化反应,因此ABR各波分化程度决定于神经冲动的同步效应。适合于用瞬态特性好的短声来诱发,故又可称为瞬态反应,以区别于多频稳态反应(ASSR)。

(三)无频率选择性

因为常用短声来诱发ABR,而短声是一宽带噪声,能量集中在3~4kHz,故ABR可粗略反映耳蜗3~4kHz处的功能。尽管可用频率特性较好的短纯音来诱发ABR,但在低频时,ABR波形分化并不理想,在判断反应阈时会带来困难。

(四)不受受试者状态的影响

受试者无论是睡眠还是清醒状态对ABR均无影响,可克服40Hz相关电位受被测人员状态的影响和弥补ASSR检测时受试者必须入睡的不足。但肌电会干扰ABR的记录,故受试者应尽量放松。

(五)有稳定的潜伏期

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的ABR都具有可重复的各波潜伏期和相对潜伏期,当有病理因素、占位性病变或突触传递阻滞时,均会引起潜伏期的改变。因此,在神经外科、耳神经科诊断中枢病变时具有明确的诊断意义,可用来评估耳蜗至下丘各中枢核团的功能。

(六)有真正的阈值

ABR各波出现率不同,以波Ⅴ出现率最高,因此常用ABR的波Ⅴ幅度变化来判断阈值(图5-3),对其他哺乳类动物则以波Ⅲ来判断阈值以评估耳蜗3~4kHz的听功能(图5-19)。

图5-3 男,5个月,左侧ABR阈值15dB